出版时间:1999年06月 |
1998年12月6日,对阿根廷和智利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因为在20年前,也就是1978年底,两国正准备在比格尔海峡开战,而现在却在两国总统卡洛斯·梅内姆和爱德华多·弗雷的主持下,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为最终解决两国在最后一个有争议地区,即冰区地带的边境争端,从而“为两国长达5000公里的共同边境划定明确的、决定性的和稳定的界限”奠定了基础。
一、边界谈判过程
阿根廷与智利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边界争端,有几次甚至到了战争的边缘。两国最近的一次领土纠纷及战争的危险发生在1978年。1977年国际法院的仲裁将比格尔海峡的3个岛屿判给智利,由于阿根廷拒绝接受这个结果,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几乎到了战争的边缘。
阿、智两国达成的边界协定,其谈判进程始于1990年。1990年8月29日,智利总统艾尔文和来访的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联合发表了一个总统声明,确认两国在4000公里的共同边界上有24处地区存在争端。两国决定在扩大经济合作、推进地理、能源等一体化目标的同时,加速两国边界混合委员会的工作,以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边界纠纷。
经过一年的努力,1991年8月2日,艾尔文作为近40年来第1位访问阿根廷的智利总统,与梅内姆总统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解决了两国总统在一年前确认的24处有争议领土中的23个。根据两国总统签署的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决定将余下的一处争端,即沙漠湖的归属交予国际法院仲裁。1991年10月31日,两国正式达成仲裁协议。1992年8月1日,阿根廷和智利两国代表正式向设在里约热内卢的拉美国际仲裁法庭提交了各自政府对沙漠湖地段边界划分的申诉照会。
沙漠湖在距布宜诺斯艾利斯东南1700公里的南部省份圣克鲁斯一带,面积为532平方公里的山区。自1902年开始,阿根廷和智利对沙漠湖的归属就有了争议。1965年两国因沙漠湖之争引发了一场冲突。在那次冲突中,有1名智利警察死亡,另有4人受伤。这次事件对智利来说是一种不好的回忆,因此在拉美国际法庭审理期间,智利国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1993年9月,智利众议院的60多名议员发表一项声明,阐明沙漠湖领土自1965年起被阿根廷边防警察非法占领,要求阿根廷拆除在该地区修建的两座小型水力发电站、一个直升机场和一些阿边防警察的哨所等建筑物。
1994年10月21日,国际仲裁法庭5名法官(由阿根廷、智利、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人组成)以3票对2票将沙漠湖判给了阿根廷。起初,智利政府表示接受仲裁,智利外交部长说,智利始终有遵守承诺、条约和仲裁的传统,“将会完全尊重没有采纳我们的意见并以有限多数决定了与我们提出的意见不同的边界划分的裁决”。然而,面对国内的压力,1995年1月23日,智利政府根据内阁会议做出的决定,要求曾把沙漠湖判给阿根廷的里约热内卢国际仲裁法庭重新审理此案。1995年10月13日,拉美国际仲裁法庭否决了智利要求重审的提案。虽然提案被否决,但智利还是接受了。至此,阿、智两国有关沙漠湖的争端正式得到了解决。
冰湖位于智利南部、阿根廷的圣克鲁斯地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本来两国在1991年8月的“和平友好条约”中已提出了解决办法。当时两国用一条直线,将这块有争议的地区划分为两块面积相等的地区。然而,这个条约在送交两国议会批准时遇到了困难。阿根廷冰湖地区所属的圣克鲁斯人和阿国内的民族主义团体对这种边界划分坚决反对,他们还成功地阻止国会参众两院批准这个条约。同样,智利议会也没有批准这个条约。1996年12月10日,两国又签订了一个附加议定书,但也未能获得议会的批准。1998年12月26日两国签署了新条约,放弃了1991年条约中将该地区一分为二的一条长达160公里的直线,同意根据安第斯山脉的“最高峰”、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水岭作为两国的共同边界线。这一划界原则实际上是两国在1881年和1893签署的边界条约中所确立的划分两国边界的原则。根据这两项条约,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将属于阿根廷,流入太平洋的河流将属于智利。阿、智两国的外交部还提议,成立一个包括两国议员参加的联合专家委员会,对这个新建议进行补充。在1999年4月前做好划界的准备工作,两国议会最迟应在1999年3月完成这项协定的批准程序。边界的最终划定将需要2年的时间。
二、边界问题与两国关系的发展
1978年阿、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