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冷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使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利益日益凸显。如何确保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利益,关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的中东战略应是在中国总体外交战略的指导下,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维护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一 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余年来,中国外交战略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每一阶段都深深地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1.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是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战略的决定因素,制约着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一边倒”外交战略,除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少数周边国家发展和建立外交关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没有打开外交局面。中国政府虽然提出希望“同中东、近东国家和非洲国家发展事务性关系,以增加互相的接触和了解,并创造建立正常关系的条件”,[1]但多数中东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持敌视或怀疑的立场,1950年8月,阿拉伯联盟甚至通过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议。[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中东地区只有阿富汗和以色列同中国进行了建立外交关系的接触。1955年1月,阿富汗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中东国家;而以色列直到1992年才与中国建交,成为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中东国家。
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中国把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帝反殖的解放运动,作为外交工作的方针,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50年代中东地区掀起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诞生了众多摆脱殖民枷锁的民族独立国家,成为中国争取获得外交突破的重要地区之一。一些新兴的中东民族主义国家在争取政治和经济独立的斗争中,也很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在中东打开外交局面的第一步。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对阿拉伯各国反帝反殖的斗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看到了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国家的巨大力量,多数阿拉伯国家也通过万隆会议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1956年5月30日,中国与埃及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标志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阿拉伯国家的反帝斗争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是站在阿拉伯各国人民一边的”。[3]至50年代末,中国与叙利亚、也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建交,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友好关系达到一个高潮期。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斗争中,中国选择了完全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立场,视以色列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谴责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
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高举反帝反修旗帜,不仅继续对亲美的中东国家持批评态度,与在中苏论战中站在苏联一方的国家的关系也陷入停滞,甚至恶化。60年代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展开激烈角逐的时期,它们在中东地区抛出的大量经援和军援进一步压缩了中国在中东的外交活动空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以领导和支持世界革命为己任的中国把中东地区的武装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反帝和反修的重要力量,给予支持。尤其是在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中,“中国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的支持是无保留的”。[4]当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法塔赫试图通过武装斗争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的时候,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应冷淡,苏联也是“强烈反对巴勒斯坦进行独立的军事行动”。[5]阿拉法特把寻求支持的目光投向了中国。1964年阿拉法特来到中国,得到了中国的承诺——在巴勒斯坦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始斗争之后,将向他们提供一些武器。[5]1965年3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舒凯里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访华,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隆重接待。此后,中国和巴解组织的关系迅速发展,巴解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中国为巴解培训了大批各类人员,提供了大量援助。
70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美苏全球争霸中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中国政府对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实施联美抗苏战略。在中东地区,中国开始以务实政策同中东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间关系,逐步减少了对激进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70年代是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