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经济的区域差异

    作者:杨开忠 王彩凤 出版时间:2004年05月
    摘要: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知识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和经济形态,催生了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成长。文章首先以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测评结果即“中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经济指数报告(2000年)”作为参考,介绍了中国的新经济指数;其次文章依次对对中国国内各地的新经济指数、各省市自治区的新旧经济实力、中美两国的新经济指数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文章通过以上分析,总结了中国新经济发展初期的两点主要特征。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知识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和经济形态,催生了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成长。这种新经济因人们的观察视角以及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又被叫做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等。新经济之新,体现在与传统经济相比,其产业、劳动力、政府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特征。新经济的本质,在于技术创新跃升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知识技术提高生产力。当今科技进步迅速且具有强大的渗透力,知识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通信技术革命以及分子材料工程和生命科技的发展;交通、通信费用的急剧下降促进了国际商贸的发展,加快了经济一体化进程;经济活动的数字化与信息化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力。

    新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发展,并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其特点本质和运行机制都将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全面揭晓。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如下趋势:经济自身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调整、重组以适应不确定性带来的变动;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经济服务活动不断扩展且意义日趋重大;终生学习成为趋势;企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竞争更激烈,新产品、新工艺、营销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竞争的关键;在研发、培训、教育、软件、品牌经营、营销、后勤等服务领域投资的比重巨大;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十分必要。

    对于中国来讲,无论是站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实行新经济战略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目前,国内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过渡,而经济体制也面临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还必须面对知识革命浪潮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比以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一 中国新经济指数

    新经济的测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本文采用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测评结果即“中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经济指数报告(2000年)”作为参考。该报告整个指标体系由5类15个指标组成。

    ①知识型职业:新经济是高技术、服务型和办公室职业主导的经济。因此,知识职业是衡量新经济的一组重要指标。它包括办公室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和基于较高教育水平的人口。

    ②全球化:全球化是新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这组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和外国直接投资(FDI)企业就业占当地从业人员的比例。

    ③经济动态:相对传统经济,新经济更富于变化和竞争。衡量这一特征的指标包括新生和倒闭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以及公司通过股市筹资数量占GDP的比例。

    ④向数字经济的转型:新经济的关键技术驱动力是数字化。衡量这一特征的指标包括网民占本地人口比例、WWW域名注册数量占全国比例、信息网络建设指数、信息技术应用指数。

    ⑤创新能力:衡量高科技工作岗位比例,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例,已公布的专利数量,产业研发投资等指标。

    该报告利用2000年的数据计算上述指标及各地区的新经济指数。[1]从各组指标的权重来看(见表1),创新能力、知识型职业以及数字化三类比重较大,而全球化和经济动态与竞争比重小,说明中国的全球化以及经济动态与竞争水平还比较低。

    表1 测度指标与最终权重(中国省市区新经济指数)

    二 中国国内各地的比较分析

    表2是中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经济指数。

    表2 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经济指数

    续表2

    将中国最高和最低分之间分为四个等值区段,从而划分各省、市、区为四级,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获得对新经济指数值的相对高低和分布的更加清晰的展示。

    第一级与第二级:前两个领先的地区也正是两个平日竞争很激烈的地区——北京和上海,分别分布于中国的北部和中部,均有非常雄厚的传统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尤其是在经济数字化、职业和产业转变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堪称表率。不过北京、上海(包括广东在内)虽然在办公室工作方面得分较高,但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仍然不高。

    图1 中国新经济指数得分与分类

    尽管上海的人均GDP数字高过北京,但在新经济中北京确实以绝对优势压倒其他各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新经济的旗手。北京作为典型的高科技地区得益于拥有众多的顶级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研发机构,这使得它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各地区成为供“血”最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