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05月 |
20世纪早期,西方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人们重新定位城乡关系。具有新兴功能的都市农业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相似的农业发展概念如城郊农业在中国得以研究。而后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了中国大中型城市郊区农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都市型农业的现代化,是在城郊型农业基础上的提升和延伸。它不仅保留了以城市为依托、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生产鲜活农副产品来满足城市商品市场需求的内涵,而且充分利用了城市的资本、人才和科技等资源优势,将市场服务范围推及全国和世界范围。因此,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有现代农业的一般性,又有都市农业的特殊性。与一般现代农业比较而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工深度、产品市场导向性和创新性更强,在食品类农产品生产上更注重国际化的安全性和标准化;而其都市性特点集中表现为受大都市城市功能定位及资源禀赋等外在条件的约束下,它充分适应了因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的需求结构变化,同时将农业原有功能由生产拓展到生态、社会和生活等多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展空间的拓展。都市型农业面临的市场空间由供应单一的中心城市转为国内外市场,而资源及生产空间也由有限的城市郊区拓展为国内外可用的农业资源和生产空间;二是农业功能的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保持了传统农业提供籽种、食品和观赏物(如花卉、观赏鱼和动物)的功能,同时包含了满足人们对营养、环境以及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需求的功能。
近年来,中国大中城市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模式做出了积极探索。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因其地域特点而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将根据当地政府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以及有关负责人的讲话,对三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以概述,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为其他城市今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借鉴。
一 京津沪郊区农业发展现状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的京津沪郊区农业,无论是对于GDP的贡献,还是对农民增收的作用,都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京津沪郊区农业需要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或者选择何种发展模式。
表1 京津沪郊区农业发展状况(2002年)
二 京津沪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概述
1.都市型现代农业概念的提出
①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概念的提出。北京市朝阳区最先提出发展都市农业。1994年,朝阳区在制定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规划》时,首次将都市农业列为经济发展六大工程之一。直至2003年,市政府开始提及“都市型现代农业”。2003年北京市郊区工作会议在谈及郊区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时,提出要形成包括“以绿色生态为标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在内的四大产业带。
②上海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概念的提出。在全国范围内,上海市最早提出要发展都市型农业。1995~1996年,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大将上海市郊区农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为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张强,2001)。
③天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概念的提出。1999年,天津市开始实施《天津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规划》,其中提及“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天津农业由城郊型迈向都市型的重要发展时期”。
2.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
①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北京市前任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岳福洪曾提出,调整农业的功能结构,实现从生产功能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结构延伸(岳福洪,2001)。具体来讲,就是要在近郊城乡接合部地区拓宽第一产业功能(市农委2002);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乡镇企业和郊区第二、三产业,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都市型郊区经济(孟学农,2002);要形成包括以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特征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刘琪,2003)。
②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2002年,上海市提出了当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构想,即将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的调整定位在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创汇功能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农业功能效应的创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提供产品型向提供服务型转变。都市型现代农业既要对内服务市民、强化生态功能,又要对外面向全国、强化服务功能,努力构建农业流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