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一 从海啸引发的敬畏自然大讨论
(一)激烈论战
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然降临到印度洋地区的大海啸,夺走了近20万人的生命。在海啸的余波中,人们痛心之余,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种种反思。
海啸后不久,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先生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以《人类无需敬畏大自然》为题,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讨论了海啸给人类的教训。[1]他指出,“人类要看到天与人之间不完全有和谐的一面,还有不和谐的一面。如果我们在人天关系上没有一个冷静的估计,就会放松警惕,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何祚庥认为,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应该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利益“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同时他还严厉批评了一种他认为“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人要敬畏大自然,指出这一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走向了‘反科学’。”
何祚庥的这篇文章发表后,马上引来了持不同观点者们的强烈反对。2005年1月11日,民间环保人士、北京“绿家园志愿者”汪永晨女士在《新京报》上发表了题为《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的文章做出了最初的回应。[2]文中说她“也要旗帜鲜明地与这一观点(何祚庥的以人为本观点)唱唱反调”。她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能只以人为本,大自然不是仅仅为了人类而存在,在自然的大家庭中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很多物种,这些物种应该有平等的权利,因此,人类应该敬畏大自然。
其实,在这场讨论以及后来的一些回顾中,有一个细节为许多人所忽视,即早在何祚庥于《环球》上的文章发表前,汪永晨就在2005年1月3日的《新京报》绿家园专栏的开篇中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灾难是大自然的警示》[3],此文也是结合着对海啸及其他灾难的讨论,指出“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灾难也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预警系统,地震监测网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这两篇文章先后发表的时间距离不长,表明了后来争论双方的代表性人物,都敏锐地因海啸而从相反的方向注意到了“敬畏自然”的问题。
何祚庥文章和汪永晨的回复文章拉开了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大讨论的序幕。汪文发表两天之后,即2005年1月13日,何祚庥的支持者,海外《新语丝》网站负责人方舟子也在《新京报》上发表了与汪永晨针锋相对的文章,题为《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4],文章指出,“所谓‘敬畏大自然’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敬仰和害怕自然,要害在于‘畏’,也就是害怕……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蒙昧的观念,与科学思想格格不入……反对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反对应用科学原理利用和改造自然,那当然更是反科学了……那样的‘敬畏大自然’岂止是反科学,简直是反人类。”
面对如此激烈的言词,汪永晨于2005年1月14日在《新京报》上再次发表了题为《敬畏大自然不是反人类》的文章,反驳方舟子并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此时,反敬畏一方又增添了新战士,柯南在《敬畏大自然是号召人类不作为》一文中明确主张人类不应敬畏自然的同时,指责敬畏自然的观点是号召人类对大自然无所作为。与此同时,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发表文章支持汪永晨,其中有杨斌:《无需敬畏大自然是妄言》、郑茜:《把科学推上神坛也是反科学》、姚中秋:《中庸之道是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等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批驳何祚庥和方舟子的人类无须敬畏自然以及敬畏自然是反科学、反人类等观点。在这些反驳文章中,一位叫作馨儿的中学生的文章格外引人注目。她说,从小学到中学、从自然课到生物课,老师教给她们的常识告诉她们人类一定要敬畏大自然,对此她以非常稚嫩的口气反问道:“对于这样的一个常识,为什么还要争来争去?难道我们所学的常识错了吗?……是不是因为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让人蒙住了双眼顾不得接受这样的常理了呢?还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开始迷信科学了呢?”“连科学常识都不承认,才是反科学,把科学当成迷信,更是反科学。要知道,科学家不等于科学,迷信科学更不等于科学!”[5]馨儿的声音在众多大人们的争吵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它的意义却非常大,它至少代表了中国新一代中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想法,体现出了中国在教育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