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应对短缺与浪费的能源“新政”

    作者:胡敏 杨富强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应对短缺与浪费的能源“新政”。首先,介绍了中国面临能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其次,介绍了2005年中国能源“新政”。接下来,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选择。最后,提出实现“十一五”规划降耗目标的终点对策。

    2005年,中国政府在即将开始的“十一五”规划中将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提出“GDP能源消耗强度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一发展目标。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局势,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保障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是能源研究领域未来一段时间的核心命题。

    本文拟从分析中国近年出现能源危机的根源入手,结合中国已经采取的能源举措,介绍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采取的政策选择,提出实现新的能源发展战略的政策重点。

    一 中国面临能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

    从1980~2000年期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4倍,而能源消费总量只翻了一番,年均能源弹性系数约0.5。这一“低能耗发展之路”打破了许多国家对于能源发展的固有认识,即能耗必将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的错误认识。但200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计划”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逐年增加。2000~2004年,中国年均GDP增长8.8%。同期的能源消耗年均增长10.9%,平均能耗消费弹性系数为1.24。[1]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的良好局面在持续了二十余年之后发生了大的逆转,经济增长呈现依赖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特点。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凸现,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环境、国际关系等问题。

    (一)能源危机

    1.能源供需矛盾制约经济发展

    (1)能源总需求保持高增长。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2000~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高达10.9%,超过了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为19.7亿吨标煤,比2003年增长15.2%;其中煤炭18.7亿吨,增长14.4%,原油2.9亿吨,增长16.8%,天然气415亿立方米,增长18.5%。一次能源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突破1.60。[2]另外,原油进口1.2亿吨,石油外贸依存度超过40%。

    (2)电力短缺情况持续。2004年,我们经历了国内最大范围的“电荒”,21个省大面积“拉闸限电”,24个省共缺电30GW。尽管当年发电量比2003年增加15.18%,达到2.19万亿千瓦时,仍然不能满足电力需求的急速增长。2005年,电力短缺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有10多个省份出现短缺。电力短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省份GDP损失达到1%~2%。

    (3)煤炭价格飞涨,并遭遇运输瓶颈。由于近几年的能源短缺,刺激了传统能源的超速开发,煤电的比例进一步上升,煤炭供不应求,价格骤升。2004年与2001年相比,各种煤的价格普遍涨了100元/吨以上,其中涨势最猛的是2004年,一年间,各种煤炭价格的涨幅就高达36%~63%。[3]在不断高涨的价格刺激下,近两三年来煤炭的产量每年增加两亿吨,大量游资竞相争夺煤炭超额利润,使煤炭行业成为资本和政府权力寻租的热点。另外,煤炭价格“双轨制”下,煤价上涨导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与市场价的差距越拉越大,各大电力公司煤炭库存频频告急,一些地区因电煤不足而拉闸限电。随着煤炭产量不断增加,运力不足又成了供需矛盾的主要瓶颈,导致煤炭价格的进一步增加,带来了更大的电力供应压力,形成煤、电、运的恶性循环。

    (4)石油对外依存度影响能源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需求增长迅速,由于国内石油增产速度和总量有限,需要依靠进口原油满足国内需求。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1.2亿吨,比2003年增加了31.6%,对外依存度达到40%,[4]而且这种缺口仍将持续扩大。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局部地区油品供应不足和剧烈波动,不但给我国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使我国利用国际石油天然气改善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变得更加困难。

    (5)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导致环境持续恶化。煤炭的过度开采和大量燃煤,使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煤炭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破坏和其他环境影响加剧。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在1990年代末期至2002年持续下降后,从2003年又重新上升,2004年达到2255万吨[5],远远超过了“十五计划”制定的环境目标。同样,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很快,中国成为全球碳排放增长最快的国家。很多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宜居标准。

    (二)危机根源分析

    一系列能源问题暴露出了我国深层次的经济发展结构和能源利用模式的缺陷,只有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