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在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与丽江接壤的地带,有个叫小中甸的地方。小中甸镇的东南边有一个藏族小村——有近百户居民的吉沙村。吉沙村位于千湖山山脚,千湖山上的高山牧场和湖水养育了包括吉沙村在内的小中甸镇团结行政村十二个生产队的两千多藏民。2003年三江并流成功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地,千湖山也就正式成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八大核心保护区域之一。一家地产公司的旅游开发引起争执,已经把千湖山推上了保护与开发的风口浪尖,开发的强势力量不容置疑地以“发展是硬道理”的代言人自居,试图越过国家的法律政策,无视公众对于公共资源的基本权利,牺牲“保护”而专事“开发”。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和谐统一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缺乏长远目光的、不和谐的开发会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吉沙村的个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正在发生的、充满冲突的西部故事。
一 资源冲突引发环境危机
千湖山是金沙江流域内原始植被、高原湖泊和高原湿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见图1-1)。在海拔3800米以上,片区内遍布高山冰蚀湖,具有独特的高原森林湖泊景观价值。千湖山景区具有完整而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高山草甸、杜鹃林及云冷杉林最具特色,是“三江并流”区域内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体现的地区之一。中国第一位记录和报道了滇金丝猴的灵长类生态学家彭鸿绶教授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中科院动物所在千湖山地区做过唯一一次兽类综合考察。由于严重高山反应,彭教授在那次科考中病逝。此后,千湖山地区再没有开展过系统的生态或生物学科学考察。应该说,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学的研究中,没有在千湖山地区以实地科学研究为基础而展开,也没有形成突出高原湿地群和淡水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规划。
图1-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内八大片区的分布以及吉沙村与千湖山片区的地理位置
(一)传统人地关系有效保护了环境
吉沙村传统的山林和草场分界多以山间溪流的流域来定。解放前的资源管理由村里每年选一个专门管神山和村庄公共事务的人负责,被称为“扎本”,宗教寺院也在林地山场的管理和纠纷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有林地都属于国家,资源管护的责任逐渐由新的村领导集体来承担。1982年执行林业三定[1]的政策对国有林的边界和产权做了新的规定,划定了水源林,并把已经砍伐过的部分砍伐迹地划分给吉沙社作为集体林,还派发了山林证。
资源的权属虽然进行了巨大的调整,但地方生计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藏民祖先摸索出高山深谷间气候冷凉而平地有限的农业特点,以及高山草甸只能夏天放牧的畜牧业特点,而逐渐传承一套农牧互补的生计知识和文化并沿用至今。每年的3~4月,农业劳力开始播种青稞、洋芋和蔓菁,5月份天气转暖,畜牧业劳力也开始忙碌起来。因为牦牛难耐变暖的气候,而且海拔3800米左右的夏季高山草甸牧草是一年最好的饲料,所以每个藏民家庭通常都会有专门成员在高山牧场饲养牦牛,还要把牛奶加工成酥油、奶酪和酸奶,一直到10月前后,期间山下的家人也要经常上山送来补充给养,并把山上制成的奶制品运下山。9月之后,从事农业劳动的家庭成员把地里的青稞、土豆和蔓菁都收割上架,牧民也会赶着牲口从高山牧场逐渐游牧到离村3400米左右的低地牧场,然后准备过冬的饲料和烧柴。当然,自从城市居民开始大量消费各式野生蘑菇和其他野生植物以后,6~9月份的劳动力更加显得紧张。村民必须在田地、林间和高山牧场之间来回穿梭,维持生计。
千湖山上的山峰和高原湖泊还是吉沙及中甸附近藏民的神山圣湖。藏语中,千湖山叫作“拉姆多措”,意思是“观世音的千湖”,是吉沙人世代敬仰的神山圣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祈福敬神活动。中甸范围的众多僧人和群众也会到千湖山顶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农牧业顺利等。因此,千湖山是中甸地区一个与民族风俗和民族宗教相关的重要地点。[2]
(二)资源冲突破坏当地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
1976~1998年的22年间,迪庆以木头财政为支柱产业,东北林业工人南下驻扎在吉沙村中央,吉沙村人地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林木都被地毯式地砍伐,只有吉沙村中间叫“忠翟”的小神山幸免逃脱“剃光头”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