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年02月 |
军控问题可能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敏感和最重大的难题之一。尤其是自美国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这一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的变数,导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及麻烦。为了使读者对新的形势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的孟祥青副教授应邀执笔撰写了有关全球军控问题的这一章。读者不难发现,本章材料翔实、论证有力,在一些关键争论点上反映出我军研究人员对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分析逻辑,是一篇集知识性与思考线索于一体的好文字。当然,由于裁军及军控领域的复杂性,不是所有问题都能一下子看得清楚的,作者在这一章也提出了一些有争议和有待实践检验的见解(包括预测)。相信读者会有兴趣加入业已开始的思索进程,追踪全球军控领域的许多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和新趋势。
——主编
冷战结束后最初几年,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东西方关系解冻,全球出现前所未有的政治缓和气氛,国际军控和裁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军控领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一些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动因增加,核武器横向扩散趋势加重,特别是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公开进行核试验沉重打击了国际社会经过多年努力业已形成的核不扩散体制,使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遭遇严重挫折;1999年,美国参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使人们对条约的生效前景及可信度产生怀疑;全球停止核武器裂变材料生产的谈判停滞不前,前景令人悲观;美国积极发展战区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从而给地区及全球安全带来巨大冲击,使国际军控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更大的挑战。
在上述大的背景下,2001年国际军控与裁军总体上仍然处在进退维谷的困境当中,挑战大于机遇,困难多于希望。美国布什政府强力推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国际社会围绕该问题所进行的斗争趋于复杂,在强烈反对的声浪中,出现了妥协甚至一些国家理解、支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美俄两国出于不同战略考虑准备就大幅度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举行谈判,并有可能达成协议。世界各主要国家继续深入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以适应21世纪初的新挑战。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随后的军事打击行动,给国际军控与裁军形势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随着国际社会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深刻认识和反思,21世纪初主要国家的军事战略必将进行新的调整,国际军控与裁军处在十字路口,有关国家的斗争和较量更趋激烈和复杂。
一、2001年国际军控的进展与困境
1.出于不同的战略考虑,美俄均表示进一步削减自己的核武器,使达成大规模削减核武库协议成为可能
200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向美提出大规模削减核武器倡议,俄方将大大削减原初拟定的保持2000~2500枚的弹头数目,至少把核武器削减至1500枚,但其前提条件是美国必须停止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2001年5月25日,俄罗斯派往联合国裁军会议的特使瓦西里·希多罗夫提议,根据未来签署的《第三阶段削减核武器条约》,俄罗斯将大幅削减战略核武器。
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声称寻求保持与美国家安全相符的最低数量的核武器,并下令全面检查和评估美国的核武库,以此作为美国单方面削减核武器数量的第一步。
1991年5月美俄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TART 1)时,当时双方所提出的目标是各削减35%;1993年1月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TART 2)时,提出的目标是削减到1990年水平的60%;1997年3月美俄首脑会晤决定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的目标是各自保留25~20%的战略核弹头。而布什现在提出的削减目标是要突破以往美俄之间就削减问题达成的意向或者协定,将彼此的核武库削减到1990年水平的15%以下,甚至更少。2001年5月1日,布什总统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的演讲中,重申了将进一步核裁军与NMD部署相联系的说法。声称他将致力于用尽可能少的核武器构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可靠的进攻性战略威慑力,“我们能够也将改变我们核力量的规模、结构和特征,使之反映出冷战已经结束的现实。”为此,美国将“尽快采取行动”削减核力量,并将“以身作则,以赢得我们的利益以及世界和平的利益”。[1]
布什政府准备大幅度削减核武库主要基于两点战略考虑:一是美、国现有的核武器数量之大已经远远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