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04月 |
一 两个可怕的落差
阿根廷危机爆发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阿根廷发展进程中,明显地存在着两个可怕的落差。
第一个落差是历史的、长时期的落差,即由世界富国到濒临破产的可怕落差。20世纪初,阿根廷曾是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当时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为3797美元(1913年),比同一时期的法国、德国都高,就是到了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领先于日本和意大利,同德国、澳大利亚大致相当。但是,在此后的40年中,阿根廷就越来越落后了。到1990年,澳大利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是阿根廷的2倍多,在世界排名榜上,阿根廷已经从过去的名列前茅掉到了第80位。特别是经过90年代的“改革”,到2001年年底,这个国家居然一下子陷入破产的边缘,宣布已无力偿还1500亿美元的外债。
第二个落差是近年来的、短期的落差,即从西方眼中的改革样板变成一个灾难国家的可怕落差。关于这个落差,美国学者詹姆斯·佩德拉斯有一段很概括的描述,他说:“1992年到1997年,世界银行称赞阿根廷是第三世界的样板国家,华盛顿和布鲁塞尔也加入了这个大唱赞歌的合唱团。最有影响的金融报纸《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赞扬梅内姆新自由主义政权进行的经济改革既深刻,又有效。他们之所以给予这种热情洋溢的支持,是因为阿根廷经济完全实行了自由化,银行、电信、石油和工业等重要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对经济已经完全解除了控制。但是,今天阿根廷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灾难国家。它正处在一场已经历时5年之久而且还看不到尽头的衰退之中,经济负增长已超过了20%;几百万阿根廷人的400亿美元存款被‘没收’了(冻结了);外资大银行处在破产的边缘或准备撤出阿根廷;国家停止偿付1500亿美元的外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提供新贷款,华盛顿和欧盟要求进一步削减公共开支,裁减更多的公职人员和减少社会福利。2002年5月,有5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总之,“阿根廷已经从一个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样板’国家变成了一个‘贱民’国家”,“阿根廷曾经被说成是90年代‘成功的故事’,现在又被说成是新世纪‘灾难的故事’”,“阿根廷正在沿着下坡路走向‘第四世界’,而不是像世界银行6年前预言的那样,是‘即将进入第一世界的第一候选国’”。[1]
阿根廷的这两个可怕的落差是两个有惊人醒世作用的落差,因此,在如何解释这两个落差的原因时,也明显存在着严重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分歧。
二 阿根廷危机与阿根廷政治
关于阿根廷危机的原因,现在发表了很多的文章,列举了很多的原因,特别是经济的原因,也出现了许多对立的观点。但不管造成阿根廷危机的原因有多少,都应该从政治上来加以分析和总结,因为发展模式的选择是由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的,不从政治上来思考和分析是很难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的。詹姆斯·佩德拉斯在分析阿根廷危机的原因时指出:“问题是阿根廷全盘执行了自由主义经济专家开出的正宗药方,这些药方养肥了银行家和外国投资者,伤了本国经济的元气。”[2]这就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政治问题。循着这个路子来分析阿根廷危机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发展模式的选择脱离了本国的国情
阿根廷国情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经济上是一个主要以农牧产品出口的国家;政治上是一个无产阶级力量强大、有组织、又有斗争传统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阿根廷的统治集团却选择了野蛮资本主义的以公共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和货币准美元化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第一,梅内姆上台后把国有电话、石油、航空、天然气、水、电等企业全都出售给了外国公司,这虽然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但同时也使大批劳动者失去了收入的来源。过去,当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企业都曾经发挥过缓冲垫的作用,帮助国家渡过难关,现在这些企业没有了,国家不但失去了一条摆脱危机的出路,而且这些企业13万多工人中的一大半失去了工作,给国家增添了更多的困难。第二,阿根廷本来是一个工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但军政府时期执行市场经济政策,民族工业受到了第一次打击,现在实行完全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完全听任国际市场的摆布,情况就更严重了。直到现在,阿根廷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