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04月 |
2002年是阿根廷的危机之年,长期的经济衰退最终演变成全面的危机。危机的根源并不仅仅在金融和财政方面,而是与长期实行的发展模式有因果关系。危机在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充分暴露出来。走出危机不仅仅需要促进经济复苏,而且要求对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 由经济衰退走向全面危机
2001年第四季度,阿根廷陷入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这场危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1998年下半年,在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阿根廷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条件呈恶化趋势,筹资成本提高,国内金融市场活动水平下降。1998年底与阿根廷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巴西也发生金融动荡,继之货币贬值,对阿根廷产生强烈冲击。外部形势恶化了阿根廷经济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本币升值和相对价格扭曲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贸易收支、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加重,税收萎缩、财政收支状况恶化,偿债能力严重削弱。此后,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年底为阿根廷筹措400亿美元紧急救援贷款,但是无法改变阿根廷面临的金融形势和扭转其经济颓势,金融资本外流,国内利率大幅上扬,进口筹资困难,消费和生产指数普遍下降。自1998年9月起,阿根廷开始了长达4年的经济衰退。1998年经济增长率由1997年的8.1%下降到3.0%,1999年出现3.4%的负增长,2000年和2001年下降幅度分别为0.8%和4.5%。
2001年第四季度,长期的经济衰退演变成危机。首先,主要经济指数大幅下跌,10月和11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幅度突破2位数,分别达到10.4%和11.6%。继2001年6月税收额逐月下降以后,9月出现陡降趋势,由8月的近40亿比索下降到12月的32亿比索。国家失去维持财政开支和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2001年11月超市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9%,为1997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其次,经济危机引起金融市场恐慌,导致资本大规模外逃。2001年11月30日,爆发剧烈的银行挤兑潮,当日银行存款流失13亿美元。
面对金融危机,政府被迫实行限制居民提款和资金外流等金融管制措施,加剧了金融恐慌,引爆了蓄势已久的社会不满情绪和矛盾。12月18日,在全国各地发生大规模的社会骚乱、游行示威和一些流血事件。在此后的10多天内,更换了3位总统,激进党人德拉鲁阿总统和上台执政不到10天的正义党人萨阿总统先后被迫辞职。此后国会推举的杜阿尔德总统虽然在台上站住了脚跟,但是难以恢复政府的政治权威和民众的政治信任。长期存在的各种政治矛盾激化,出现严重的政治混乱,国家陷入以经济持续恶化、社会动荡不安和政治混乱为特征的全面危机。
二 危机的根源
这场危机是一场深刻的全面危机。它并不仅仅局限于金融和财政层面上,而且深入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所有领域。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发展模式的危机,或者说源于它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极端性。
阿根廷的经济模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主要的特征是:①国营企业私有化;②经济自由化,即取消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实行非调控化;③实施可兑换计划。
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长期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陷入危机。为此,阿根廷在90年代初开始进行以国营企业私有化、市场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改革,并逐步确立了新的发展模式,即具有新自由主义典型特点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急进和剧烈的方式建立的,私有化和经济自由化在1991~1994年间就基本完成了,体现出经济自由化的极端性。阿根廷曾被视为美国式资本主义的成功样板,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成功样板。
90年代以来,阿根廷的经济模式和战略主要是以新自由主义供给学派理论为指导。供给学派否定凯恩斯主义扩大需求的主张,提出扩大供给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供给学派理论曾经是美国里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此后,阿根廷政府也采纳了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这与阿根廷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密切相关。除了需要进行以经济自由化为特征的结构性改革外,阿根廷还需要解决的是遏制超高通货膨胀和供给不足的问题。
首先,遏制超高通货膨胀。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为了缓和传统的积累和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政府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公共开支,刺激社会需求。同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大量举债,实行负债发展战略。结果是债台高筑,财政赤字攀升,政府又通过大量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