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01月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步入21世纪的中国变化越来越大。为了解与把握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城乡居民的目前状况与未来预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社会意识与社会流动课题组”于2002年3~8月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抽样问卷调查(抽样框的设计采用了区分城乡两个区域的概率成比例方法)。调查样本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放问卷378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3份。[1]下面是这次调查中有关城乡居民社会态度、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方面的分析结果。
一 关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及自我生活满意度评价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请受访者从纵向角度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进行判断:一是就目前形势进行评价,二是将目前状况与五年前做个比较,三是对五年之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大体估计。从表1列出的统计结果看,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三个问题回答“好”(包括“非常好”、“还算好”、“好很多”、“好一些”)的比例均在70%以上。显然,受访者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大都持乐观与肯定态度。
表1 关于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判断
那么,受访者对于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又是何种评价呢?问卷中同样设计了三个与上面类似的问题请他们回答,表2为区分不同职业群体后统计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受访者对于自家,尤其是自家目前经济状况的评价不那么乐观。在城市居民中,除“党政机关”,“国家事业单位”和“私、民营企业负责人”中有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家目前经济情况还算好之外,其余群体均不过半数。在“集体企业”、“个体工商业者”和“其他不便分类者”群体中,认为自家经济情况不好(包括“不太好”、“很不好”)者均高于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还算好者;而在“下岗员工”群体中,更是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家经济情况不好(50.3%),远远高于认为自家经济情况还算好者(12.5%)。不仅如此,“下岗员工”中高达50.3%的人甚至认为自家目前经济情况比五年前还差。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与城市居民比较,拥有农村户口的受访者对自家目前经济情况的评价更低。从总体看,认为还好者为30.1%,低于城市总体的36.3%,而认为不好者则有30.7%,高于城市总体的27.1%。此外,无论是“在外打工者”,还是“本地从事非农职业者”,或是“本地农业劳动者”,认为目前家庭经济状况还算好者最高也只有34.5%,近1/3的人认为目前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且除“本地非农职业者”外,其他两个群体认为目前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比例均大于认为“好”者,尽管大多数人承认目前情况与五年前相比要好一些。
值得欣慰的是,对五年后家庭经济情况变化的预计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还是持乐观态度的,虽然有近2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或“不回答”。
表2 不同职业群体自我经济情况评价
下面,我们再来看受访者对自身收入、工作及生活状况的评价。表3是关于这方面的情况统计。在城市居民中,认为自身收入合理者过半数的群体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私、民营企业员工”,“个体工商业者”和“私、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自己收入不合理过半数的受访者则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其中尤以“下岗员工”为甚,仅有17.9%的人认为收入合理,而高达82.1%的人则认为自己收入不合理。另外,“国有企业负责人”中仅26.5%的人认为自己收入合理,需要引起注意。
表3 不同社会群体生活及工作满意度自我评价
在回答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是否得到相应的重视与肯定”时,城市大多数群体“得到了”的比率都高于前面关于得到“合理”收入的答复,只有“集体企业员工”、“个体工商业者”的回答明显低于前者。在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下岗员工”的回答降到了16.9%。也就是说,有83.1%的下岗人员认为自己的能力与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肯定。不仅如此,他们关于“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同样大大低于其他群体,仅为3.85。这一结果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改革的深化与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要加剧社会分化,但应采取有力措施防止造成新的贫困群体,防止两极分化。
就农村户口受访者而言,认为收入合理者占绝大多数,整体上高于城市居民。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目前状况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