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01月 |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收入渠道的多元化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格局的多样化,带来了经济利益在不同群体间的重新调整和社会收入分层的加剧,这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时期社会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收入分配扩大的加速度有所衰减,但是由于原有的惯性,收入分配差距目前还呈缓慢扩大的趋势。
一 收入分配基本格局的新变化
1.基尼系数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6),南非(0.593),巴拉圭(0.591),哥伦比亚(0.572),巴拿马(0.571),津巴布韦(0.568),智利(0.565),几内亚比绍(0.562)。
按前几年每年递增0.1个百分点的速度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2001年已增加到0.459。[1]以致有专家惊呼:“我国的基尼系数已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比美国(0.434)还要大。”
另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国内10%最富人口占总收入比例最大的10个国家是:巴西(47.9%),哥伦比亚(46.9%),津巴布韦(46.9%),危地马拉(46.6%),巴拉圭(46.6%),智利(46.1%),南非(45.9%),巴拿马(43.8%),塞拉利昂(43.6%),莱索托(43.4%)。
2.城乡收入差距
从数据上看是这样,但问题是复杂的,进一步的分析则显示,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2001年进一步扩大为2.90倍(见表1)。初步预计,200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农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2465元),这样城乡收入差距将拉大到3.00倍。如果从实际消费的角度来看,2001年城乡消费差距为3.43倍(5309/1545),比当年2.90的收入差距要大0.5倍。
表1 “九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情况
3.城镇内部差距
“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实际增长5.7%。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统计数据计算,1991年至2001年10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5.3%,职工工资年平均增长15.9%,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年平均增长14.6%。扣除物价因素,三者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分别为6.8%、6.9%和6.7%。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78年增长了18.88倍,比1991年增长了3.18倍,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分别增长了2.93倍和0.95倍。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为2001年的0.33,上升了17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九五”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二 收入分配领域的新动向
1.所得税分享,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防止重复建设,减缓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支持西部大开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务院从2002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所得税收入的办法,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享。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除少数特殊行业或企业外,对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中央保证各地区2001年地方实际的所得税收入基数,实施增量分成。①分享范围。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继续作为中央收入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②分享比例。2002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2003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2003年以后年份的分享比例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再行考虑。③基数计算。以2001年为基期,接改革方案确定的分享范围和比例计算,地方分享的所得税收入,如果小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中央作为基数返还地方;如果大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地方作为基数上解中央。具体计算办法由财政部另行通知。④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中央企业所得税等收入,按相关比例在有关地区之间进行分配。
中央财政因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收入,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分配,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实行转移支付。地方所得的转移支付资金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统筹安排,合理使用。首先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