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必须对收入分配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1.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比重关系逆向发展
从收入角度来看,2004年3月,国务院在人代会上提出的2004年度中央本级预算收入为13212亿元,较2003年增长7%。而2004年上半年我国中央财政就实现了32.9%的收入增长,因此全年中央预算将实现20%以上的大幅超收。2004年中央财政收入总额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将超过58%,2005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超过60%,比“十五”初期上升8~10个百分点。
从支出角度来看,2004年中央财政本级预算支出为7607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安排的比重为28.4%。为配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支出的控制较紧,预计2004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可以实现预算目标。考虑到中央财政会通过税制改革继续向地方放权让利、加大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等方面的因素,2005年这一比重会略有下降,但仍将保持在27%~28%的水平。[1]
2.东西部差距出现一定程度的拉大
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十五”时期的前三年,西部12省、区、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7%~88%,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3%~74%;但200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这两个比重出现了逐月(或逐季)的下降,在9月份已经分别下降到了85%和70%,说明东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有拉大的趋势。
从工农业生产来看,2003年西部12省、区、市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第一季度和前三季度分别为13.6%和13.1%,但2004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下降至13.1%和12.9%,预计全年的比重也将在13%以下;2004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0.1%,和去年同期持平,估计全年会保持在这一水平。作为西部地区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工农业生产没有明显的改善,将影响到收入的提高,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
3.非劳动收入增长快于劳动收入
从城镇居民来看,2004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1.4%,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为7.0%。其中人均工薪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增长11.2%,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一致;而人均经营性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分别实现了23.7%和19.8%的增长,人均财产性收入中的出租房屋收入增长幅度高达54.5%。预计2004年非劳动收入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20%,2005年有可能接近25%。
从农村居民来看,200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了17.1%,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3.3%,低于人均现金收入3.8个百分点;而农民的人均财产性现金收入增长了30.5%,人均转移性现金收入增长了24%。预计2004年非劳动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10%,随着政策性转移支付的增加和税费负担的进一步减轻,2005年这一贡献率将会超过12%。
4.城乡居民的实际可比的收入差距仍未缓解
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4.4个百分点,按照农民现金收入计算的城乡收入差距为3.35倍,低于2003年同期的3.52倍。但是,2004年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的城乡差距仍将有所扩大。
但我们也应看到,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同比增长了24.9%,粮价的超常上涨带来的这一不可比因素对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超过了60%。如果扣除这一不可比因素的影响,200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可比增长率仅为5.6%,仍然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收入差距实际上扩大到了3.53倍,略高于2003年同期的水平。因此,2004年和200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仍将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1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差距将继续扩大。
5.基尼系数和城镇居民内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2004年虽然出现了农民增收较快的情况,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将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会超过0.35,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