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2004年,中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引起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有识有志之士出于对当前农村落后现状以及农民生活贫困的关注,已经在身体力行,自发地开始了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的实践活动。
一 民间自发的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活动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组织志愿者群体,自动去农村地区办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因此,国家义务教育的范围实际上一直是城乡有别的。也就是说,只有城市中小学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义务教育,即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而举办的教育;而农村中小学教育则大体上属于“民办义务教育”,很大程度上需由农民自筹资金自办。因而,受教育经费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极差,致使那里的农民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正规学校教育。
鉴于此,近年来在北京等大城市悄然出现了一些志愿者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当年曾经到农村插过队、恢复高考制度后回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退休干部。由于年轻时有过那段插队经历,他们对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以及目前农村学校贫困落后的教育现状深有感触,因而退休后他们不愿呆在城市享清闲,一心想要“老有所为”,希望利用有生之年为中国乡村的建设与改造再做贡献。于是,他们自动组织起来,自费到山西、河北等省贫困农村的小学校去当老师教书育人。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不到50岁亦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为的只是尽早帮助农村孩子脱离“无教”之苦。
此外,还有一些人将目光锁定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自发地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校中组织志愿者利用寒暑假赴西部施教。更有一些人则把眼光放得更远,开始致力于探索如何在农村地区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力图改变过去支农教育中偏重硬件建设,热衷于将资金变成“砖瓦水泥”,而忽视软件建设,忽视实际成效的做法。
2.组建各种研究团体,重倡晏阳初精神,探讨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之路
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晏阳初,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和乡村建设与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晏阳初为全球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奋斗了一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然而在中国,他的名字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绝大多数国人所遗忘。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的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中,由大学生、中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等组成的以探讨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之路为宗旨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小组”、“中国乡村建设中心”、“晏阳初研究小组”、“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委员会”等陆续组建起来。随着各种定期不定期的围绕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问题进行探讨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的日渐增多,晏阳初的名字和他开创的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与改造事业被越来越多的国人重新记起。与此同时,一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报道与宣传的专门性网站也已相继建立,并逐渐成为吸引更多关注与致力于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运动的志同道合者交流与加盟的联络平台。
3.筹建乡村建设与改造学校,培训专门人才投身于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实践
2003年7月19日,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者晏阳初塑像在他当年进行“乡村建设”运动的试验县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落成。与此同时,以其名字命名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亦在当地开始创建。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将自己的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独立、奉献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各种乡村建设综合人才,使之作为桥梁及乡村发展的种子,将现代意识和科学精神引入农村。其培养对象则是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建设乡村、改变乡村面貌的理想,同时认同乡村建设理念的城乡居民、农民带头人、乡村医生、农技人员、基层农村干部,以及自愿为乡村社区服务的青年志愿者。
无独有偶,2003年6月在北京顺义区挂牌的非营利民办事业单位“北京农业合作创业中心”也在注册之日起开始筹建自己的“乡村建设研修学院”培训基地。
秉承“德智并教、义利兼育、扶危济困、共建乡村”的16字办学方针,“顺义乡村建设研修学院”第一期研修班于2004年3月28日至4月7日在北京顺义区杨镇中农合创园举办。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定向培养班次,参加学习的近60名学员全部来自“中国后发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