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韩经贸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高辉清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摘要:文章首先从中韩经贸关系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中韩经贸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兴起、中韩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未来中韩经贸合作前景巨大。针对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现状,文章提出了促进两国间在物流领域的合作、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网络、推动环黄海经济合作圈建设、推动建立两国大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促进贸易产品的多元化等促进中韩经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中韩经贸发展现状

    1.中韩经贸合作不断取得进展

    中国海关统计显示:①中韩之间贸易额由1992年的50.3亿美元增至2002年的440.7亿美元,增加7.8倍,年均递增24.24%;2003年前7个月为328亿美元,增长了44.1%。②中韩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从1992年的3.1%上升到2002年的7.1%,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3年前7个月则进一步升至7.3%。③韩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和中国香港特区之后的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市场。

    与此同时,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速加快,投资区域和领域逐渐扩大,投资规模不断提高。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方共批准韩国对华投资4008项,协议金额52.8亿美元,实际使用27.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7.8%、51.5%和26.4%。同199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2倍、11.7倍和21.9倍。截至2003年5月底,韩国企业对华累计投资已达24284项,协议韩资金额303.1亿美元,实际使用169.4亿美元,是中国第6大外资来源国。另据韩方统计,2002年韩国企业对华投资项目、申报及实际到位金额均超过韩国对美投资,中国首次成为韩国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方的多项调查显示,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仍将是韩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区。

    2.中韩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中韩贸易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与欧美投资企业相比较,韩资企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投资规模较小。迄今为止,韩企对华投资项目超过1亿美元的不多见。相比之下,欧美企业对华投资规模多以亿美元计算,一些大型和超大型投资项目的规模甚至在十几亿美元以上(如在汽车领域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通讯领域有天津摩托罗拉、北京的诺基亚;在化工领域有惠州石化、扬子石化)。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欧美对华投资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而韩国对华投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

    ②投资地域不是太广。韩对华直接投资地域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北和渤海湾一带,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和山东的七个省市。在韩国对华全部投资合同中,这七个省市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份额八成以上,金额占六成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企对华南部投资项目的数量早在1991年就已超过了在北部的数量,投资范围几乎遍布中国各省市自治区。

    ③韩资企业中国本土化程度不高。现在在华投资的欧美企业,均注重提高企业的本土化水平。不仅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多在当地筹集,企业的管理人员甚至总经理也多采用当地人担任。如天津的摩托罗拉、北京的菲利普等在华的企业总经理均为当地的中国人,企业的部门经理和业务主管采用当地中国人的就更多了。这样,不仅企业实现了完全的当地化,而且由于中国人员的工资费用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韩资企业从总经理到部门经理,乃至后勤部门和对外联络方面的负责人均是韩国人。中国人在韩资企业得到晋升和提拔的机会不多,得到的培训也较少。许多中国员工在韩资企业工作几个月或几年之后就辞职离开,导致企业人才队伍不稳定,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④缺乏长期战略性投资。欧美对华投资企业由于以大企业居多,他们往往是在经过长期的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调研后,才进入中国,进行长期战略性投资,而且在华选择新兴的行业投资时往往也敢冒风险。在这方面,韩资企业做得稍差一些,对中国市场的调研和分析通常不足,长期战略性投资不太多。有关资料表明,在各国对华投资企业中,韩资企业关闭或撤资的数量相对较多。

    ⑤技术领域投资力量不足。从目前趋势看,加大技术引入和研发力度,已越来越成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大的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上海通用都在中国当地设立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密切结合中国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特点,研究和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然而,韩资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数依然是采取“技术研究和开发在韩国,而产品在中国当地生产”的投资方式,导致不少韩资企业技术进步缓慢,产品难以满足当地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不仅不能同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三资企业竞争,有时甚至也不能与中国相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竞争。

    总的来看,韩中两国在发展经贸合作方面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