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
一 经济体制改革中产品卖方市场下的劳动力流动
从1978年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是对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非公有企业歧视性认识的消除仍然是一个逐步改进的过程。农村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主要是受当时生产要素在城镇的流动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农村人口以个人形式向城镇的流动却很难被限制住,尽管他们在城镇受到了很多歧视性待遇,额外的生存成本高于城镇人口。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为扩大城镇服务规模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城镇,劳动力流动市场化的动力来自于企业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的变化。在1978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对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认识经历了大体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承认个体、私营等其他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转变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有一种公有制存在的认识。意识形态的现实转变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证明了这样的政策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二阶段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基于上述认识,积极采取相关政策,鼓励建立、重组更多的个体、私营、股份等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现代企业制度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开始逐步渗透到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当中。非国有、集体所有的城镇不同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就业人口快速增长,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比重0.2%上升到2002年的66.6%,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镇劳动力市场化的进程与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类企业的劳动力占社会比重的迅速提高为城镇劳动力的逐步自由流动创造了客观条件。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上看,这一时期基本处于需求带动供给的阶段,产品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尽管劳动力的流动仍然是在较为严格限制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劳动力的流动和劳动力与资本结合仍能够发挥有效的产出作用。
二 经济体制改革中产品买方市场下的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1.产品买方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产品市场逐步从需求大于供给转变到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平衡关系发生了变化。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是否过早地出现了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个人消费是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函数。在通常情况下,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减函数。当收入分配快速向少数群体倾斜时,其消费倾向也会出现较大的下降。以占社会消费大部分的城镇居民为例,可以看到消费倾向的变化状况。表1是按城镇居民收入由低到高划分成5个等分组,分别计算的1991年和2001年的消费倾向。
表1 城镇居民消费倾向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各组人群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提高都是下降的。但是对比1991和2001年,发现2001年消费倾向下降速度比1991年要大得多。
从社会角度看,总体消费还是收入分配的函数。由于收入分配的差距会导致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变化。经过测算得到1991年和2001年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157和0.245,收入差距扩大了56%。如果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得到的结果是,20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平均年扩大0.6%,而20世纪90年代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平均年扩大2.9%。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了社会总体消费降低,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结果。
2.买方市场下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乡镇企业是在生产要素在城乡人口流动相隔离情况下形成的,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就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管理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当产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竞争加剧时,其存在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开始逐步降低,从1996年的1.35亿人下降到1998年的1.25人,2002年逐步增加到1.32亿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也将更加自由。现在许多中小城市正在逐步取消户口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降低农村人口在城市的生存门槛。城市中基于政府组织的、商业化运作的、电子网络的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得到就业岗位的主要途径。为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始逐步完善。
在劳动力过剩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二元状况也越来越突出。农村简单体力劳动力过剩程度在增加,而知识程度和技能程度高的劳动力却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城市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