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而市场(需要与供给)在不断地变化,难以用预测、计划等方式来完全把握其变化趋势,因而如何在波动的市场中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所必须面对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2009~2010年以“保增长”为目标,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目标为防通货膨胀,而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以来又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重心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波动及政府的调控方向成为企业特别关注的问题,而企业的应对行为将对其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能决定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尤其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所产生的“熨平经济波动”的效果,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总体上是减弱的(波动幅度减小)。因此,企业有可能靠自身的努力在经济波动中生存和发展,并且不断增强竞争力,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一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是绝对平稳的,一定程度的波动是经济增长的本性。当然,过大的波动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困难,所以实现经济的相对平稳增长(将经济增长率控制在一定的波动幅度之内)是每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会导致甚至增强经济的波动性,因此,人们曾经试图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来减少经济的波动性。但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波动性往往是非常大的。所以,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的波动性明显趋于减弱。从1953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看,如果以市场经济的元年(1992年)为分界线,1992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性明显减小(见图1)。
图1 中国从1953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情况
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笔者将1953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3年到1978年,这一时段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时间;第二个时段从改革开放到1992年,是计划经济体制松动而市场经济因素开始注入的时期;第三个时段是从1993年到2001年,是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转轨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其间中国加入了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笔者分别计算了四个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波动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而另一方面经济波动的幅度却在不断减小,即经济增长的平稳性不断增加。由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表1 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及波动性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并不必然比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虽然,从理论上我们一般认为,计划的“前瞻性”可以减小企业的“自发性”与“盲目性”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性,保持经济的平稳性;但经济实践告诉我们,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却在不断增加,市场波动在不断减少。从这种意义上讲,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增强,必须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但所面临的经济增长风险与不确定性,是可以承受的。除非发生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否则不必试图以政府干预完全取代市场的自我稳定机制。因为,政府宏观政策在一定限度内确实可以发挥“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实质上是依赖于计划经济逻辑,结果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经济波动。
第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并不一定意味经济波动程度会加大,对经济的掌控力会下降。经济理论一般认为,对外开放会增加经济运行中的不可控因素;一个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过程往往意味着一部分经济主权的丧失,因而往往意味着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和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有可能表现为经济波动增大。但从中国实践来看,情况并非一定如此。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波动明显缩小;中国2001年加入WTO,此后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明显减小。这表明,一个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只要应对得当,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外部冲击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第三,至少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国经济总量的增大并不意味经济增长速度一定会显著下降。目前对于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有所质疑的一个理由是中国经济总量已今非昔比,经济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