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2011年的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之下,欧美债务危机的阴影使得世界经济在低速增长中频繁波动。国内经济总体来说运行平稳,但金融危机后扩张性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不断加剧,经济增长减速与物价快速上涨相互交织,各个产业面临着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压力。对于文化产业来说,2011年既面临着成本快速增长、外部需求下降等不利因素,但同时也有政策环境变更、产业整合重组等利好因素刺激,整体表现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较为突出,成为2011年各行业普遍低迷下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本文将对全年文化产业中的代表企业进行分析,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的“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体系”对样本企业的竞争力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文化产业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 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特征
受到全球债务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的影响,2011年我国文化行业面临的政策、市场、成本、资金等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产业运行呈现出规模增长快、环境变化大、业绩波动强的特征。
1. 2011年文化产业的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将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据此估计,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的GDP将超过1.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30%。文化产业中数字出版、微电影、云电视等新业态不断发展,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2011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52个,比2002年末增加255个;博物馆2650个,增加1139个;艺术表演团体7069个,增加4482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209万户,增加1035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2011年共生产电视剧469部14939集,动画电视261444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5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31部;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总体来看,2011年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获得了较快增长,不仅电影、电视等传统的文化产业企业获得了发展,内容创意产业等新兴文化衍生品行业也表现出更好的市场掌控力和话语权,行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文化产业面临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强国的地位不断提升,相应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逐渐明确,同时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绿色环保的文化产业重要性日益彰显。国家在文化传媒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扶持政策,文化产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继2009年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后,“十二五”规划又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再次强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1年10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本次会议是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重要会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化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成为影响2011年及以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变更。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应配套政策也相继发布,表明国家监管部门已经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升到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些扶持政策包括: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全国统一有效市场的形成;继续推进企业的转企改制,支持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培育国有骨干企业,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大;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加速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强科技创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使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的结合;加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等等。总体来看,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产生了积极变化,总体效力超过了以往的政策扶持力度。
3.文化产业的业绩出现大幅波动
2011年我国经济出现一定波动,虽然GDP每季度增长率波动不大,但同期的信贷增长、物价水平变化率均超过前几年的可比期间,在这种环境下,文化产业的经营业绩也出现了大幅波动。从文化产业的市场表现来看,2011年产业价值出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