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进步和科普工作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和加强科普工作的政策法规。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国家将逐步增加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并给予长期、持续、稳定的支持。各级政府也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对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明确地指出:“各地应把科普设施特别是场馆建设纳入各地的市政、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1]
2000年以来,我国加大了科技馆的建设力度。“十五”期间,改建和新建的科技馆达到20个。2008年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数量已经达到721家[2],其中,自然类博物馆(包括地学类博物馆、生物类博物馆和标本室、天文馆、自然史博物馆等)287个,约占总数的40%;科技馆280个[3],约占总数的39%;行业(专题)博物馆(简称行业馆)154个,约占总数的21%。预计在今后5~10年,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至少有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技馆。
然而,我国科技馆的数量、质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数量上看,我国内地平均约每540万人才拥有一座科技馆,科技馆数量与人口总数的比值仅相当于美国的1/4、英国的1/2.4、日本的1/8和我国台湾地区的1/7。并且,由于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区域布局不尽合理,造成资源分散,共享率低,难以满足广大公众的需要。从质量上看,现有科技馆中,符合《科技馆建设标准》的达标科技馆只占总数的12%,科普教育的功能远未充分发挥。
从展览和展项的情况来看,由于对科技场馆的性质、作用和特点理解并不完全到位,个别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把建设科技场馆(特别是综合性科普场馆)作为地方政绩,存在盲目追求建设规模、忽视展览和展项的创新设计与有效利用等问题。概括地说,从深化教育的视角审视我国科普场馆展览与展项设计,存在四个问题:①缺乏创新设计理念,导致展览“同质化”严重;②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科学思想方法的传播;③自身缺乏展览与展项设计的专业力量,导致可持续发展乏力;④在设计中较少考虑教育活动的需求,导致“展教分离”。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科普场馆展览与展项设计理念和方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已经影响了我国科普场馆教育的深化,并且阻碍了我国科普场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针对我国科普场馆展览展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展览与展项创新设计的基本理念,倡导非线性互动交互的主题式设计模式等,以此为基础,系统阐述了科普场馆展览与展项创新设计的方法和对策。
一 科普场馆展览与展项创新设计的基本理念
早期的博物馆兼具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普遍、深入,科普场馆逐渐从博物馆中分离出来,其收藏、研究功能逐渐淡化,而教育功能不断强化,教育方式不断更新。具体说,在科学工业博物馆阶段,出现展示科学现象和显示机器运转的模型,强调通过演示和参与,使公众了解科学和技术的新奇。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现代科普场馆(科学中心)阶段,出现为演示自然现象、科学原理、生产工具等而专门研制的展品,强调引导观众通过参与互动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学思想方法,并逐渐成为科普场馆的主流教育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教育日益强调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高和公众理解科学。在这一背景下,科普场馆教育也在原有关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方法传播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弘扬,并日益重视公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的理解。与此相适应,科普场馆展览与展项创新设计也必须突破以科学知识普及为主要目标的思想,全面加强科学思想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有效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科普场馆展览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为此,需要正确认识科普场馆展览教育的本质特征,明确科普场馆展览与展项创新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科普场馆教育的本质特征
作为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