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温州建设大都市的路径研究

    作者:金勇兴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摘要:

    大都市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本文试从城市化角度来探讨大都市的基本含义、主要功能和发展条件,以及温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方位与目标定位,进而提出温州建设大都市的路径。只有从温州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温州城市发展历史方位与目标定位,切实把握大都市的基本含义、主要功能及发展条件,科学地确立温州发展地区性大都市的总体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才有可能逐步实现温州建设大都市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路径大都市功能

    从词义上来看,“都”不仅具有“京都”(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含义,而且具有“汇聚”的含义;[1]一般指大城市,又称都市。[2]从传统意义上来看,都市是指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以非农业职业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又称都会。[3]从现代意义上来看,都市是指大规模的城市群体中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3]而大都市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4]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展,中国城市发展逐渐由改革初期的单体城市转向大都市发展。大都市必须具有国际公认的人口规模,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同时,它还应该具备各种现代化的和国际化的城市功能等特征。[5]温州作为浙江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要建设成为地区性大都市,必须从功能上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6]本文试图从城市化角度来探讨温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定位,进而提出温州建设地区性大都市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 温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定位

    从经济聚集与扩散来看,在城市化进程中,任何一个地区或者区域都有中心城市或城镇与别的地区或区域相连接,中心城市及城镇相互连接,进而形成城市网络;任何一个经济联系较密切的小地方,实际上都有一个因为市场交易关系和经济联系而形成的中心城镇,再大一点的经济区域就有较大的地区性中心城市,而更大一些的经济区域就有更大的地区性中心城市,然后就有全国性大都市,还有国际性大都市。所有这些不同种类的互补性城市,虽然其功能和作用不同,但每个中心城市都必然要辐射到它周围的城市及小城镇,而且这个中心城市又会受再大一点的中心城市的辐射,以此类推,形成共同发展和相互协调的城市体系。这种体系化城市发展战略,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7]从温州的市情来看,温州城市发展也难以例外。

    1985年,国务院在温州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批复中,要求把温州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外贸、港口城市。“九五”期间,随着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重新调整了城市定位,将“外贸”转变为“商贸”,其后又增加了“旅游城市”。1993年,温州政府提出了“质量立市”的发展战略。2003年,在温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温州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一港三城”战略,即: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建设国际性轻工城,建设最具活力的开放城市,建设滨海山水文化名城。[8]

    2005年7月,在温州市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努力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三个温州”战略构想。[9]2005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继续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积极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做大。”[10]2009年12月,在温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以构建温州大都市经济圈、提升城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城镇交通网和配套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城关镇、强镇、重点镇转型提升为抓手,完善城镇体系,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镇功能,加快综合交通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力推进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围绕建设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区和营造创业富民、健康舒适的良好环境这一目标,研究实施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温州大都市区推进战略、生态环境优先战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战略。[11]

    2010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建设都市区和城市群。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等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化都市区。支持都市区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支持省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发展水平。”[12]2010年12月,《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13]

    可以说,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温州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冲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与束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城市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