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环境、生态保护:国家的责任,公民的权利

    作者:李楯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摘要:

    气候变化,干旱、洪涝、暴雪、酷暑、严寒;危及人生命、健康的污染事故,使人们已经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感知问题的严重性;20年来,污染治理到底怎样?数据的显示和人们的感觉、期望之间显然是存在差距的;环境痼疾背后是什么,中国转型中影响政府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原因何在?当环境、气候成为政治,公民社会能否于纷乱的利益博弈中促成可使人类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这,就是我们在2010年到来之际所关注的。

    Abstract:

    Climate change,drought,flood,snow storm,scorching and freezing weather,and pollution accidents have endangered human life and health,and the severity of these problems have started to show in our daily life. Two decades past,still we have to wonder how effective pollution control is. Obviously,there is a gap between reality-backed data and our personal feelings and expectations. Then what is behind the chronic environmental problems?What are influencing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Whe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get political,can civil society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new concepts and mechanisms in the chaos of the interests gambl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is is precisely our concern in the advent of the year 2010.

    一 2009年应该关注的环境、生态问题

    气候变化及人类的应对、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叫停西南水电工程引发争议以及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等,是在已过去的2009年应被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气候变化

    1.从人们可感知气候异常到气候灾害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人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气候在变化。冬日天然水域的冰场,开放越来越晚:2003年是12月10日,2004年是12月15日,2005年是12月17日,2006年是12月27日,2007年和2009年都是在其后一年的1月1日(2008年,提前了几日,是12月24日)。几年来,北京的7家天然冰场,已有一半停办。有专家预言:今后可能有一天,北京人冬季将不再能在天然冰场滑冰。

    与此同时,自2008年10月25日至2009年2月12日,北京持续了110天的无雨雪记录。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肆虐于中国的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15省,多数受旱地区基本上达到30年一遇的标准,而河北南部、河南、安徽北部等局部地区,干旱的程度达到50年一遇。至2009年2月6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61亿亩(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有437万人、210万头大牲畜因干旱发生饮水困难。[1]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已达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湖区大面积干涸。

    正当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越南、缅甸等地于2008年冬至2009年春均为旱情困扰的同时,在西半球的北美等地则遭遇了暴风雨的侵袭。

    2009年夏,全国29个省(区、市)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115千公顷,受灾人口9188万人,死亡427人、失踪126人,倒塌房屋4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2]其中,湖南、广东、湖北、贵州、四川、福建、江西、重庆八省市受灾严重——湖南“局部地区降雨强度近千年一遇”。[3]与此同时,17个省(区、市)持续高温,至6月下旬,35℃以上高温覆盖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40℃以上高温覆盖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4]此外,东北、西北等北方大部分省区极少降雨,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新疆等6省区旱情严重,受旱面积达1.55亿亩。至2009年8月27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45亿亩(多年同期均值1.42亿亩),其中重旱6107万亩,干枯2975万亩;693万人、56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5]

    2009年8月,台风“莫拉克”袭击台湾及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造成台湾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24950人撤离,农林渔牧损失累计145.8978亿元(新台币);[6]大陆5省8人死亡,3人失踪,1103万人受灾(其中,15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449.6千公顷;倒塌房屋1万余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7.2亿元。[7]

    入秋至冬,又是一轮干旱出现于中国南部。接着是过早降临的暴雪、雨雪,北方一些城市,降雪量大至60年一遇。

    2.政府的回应

    气候异常(尽管有人认为上述现象并不一定是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所致),引起了中国党政领导机构的高度关注。早在2007年国务院即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计划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节约能源约合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5亿吨。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提出: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资金、技术和人才引进,有效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8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27日,做出《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而在此前,5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率美国国会众议院代表团访华,即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保领域的合作为主要议题。7月14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访华,目的亦集中于寻求中美在清洁能源和环境领域合作的可能。

    7月27~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气候变化问题被置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议题的突出位置。经谈判,双方草签了中美两国政府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美之间能否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结构转型方面有实质性的合作为人们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