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
印度宪法表明,印度是一个福利制国家。国家保证国民基本健康,提供基本卫生服务。
印度政府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方面,历来重视和强调的是卫生防疫、公共医疗以及家庭福利和营养,同时关注弱势群体的状况。经过50年的努力,印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个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卫生防疫和医疗体系。
在第九个五年计划(1997~2002年)期间,卫生健康被列为六大重点领域之一。印度政府认为,卫生领域的公共投资对于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2007年)(以下简称“十五计划”)仍旧表达了政府要做好卫生工作的信息,计划报告书认为健康是人类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健康的投入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关键投入。十五计划承诺继续向所有国民免费提供基础保健服务、救生服务、疾病控制工程和家庭福利工程中的相关服务;并根据贫困线下人群的需要向他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十五计划中引人注目的是,呼吁在卫生领域中进行必要的改革。改革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致力于解决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创新一种机制,使贫困线下群体能够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而贫困线上人群付费获得公立或私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政府将放宽对各级卫生系统资金的管制,用一定的资金支持的方式推动不同医疗模式的探索,包括个人、家庭、机构和邦政府各个层次。政府将对各种模式进行评估,寻找最适当和有效的模式并加以推广,继续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卫生医疗服务。
根据宪法,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各自有着明确的职责。
在中央政府一级,具体负责卫生工作的是印度卫生与家庭福利部,下属有三个厅:卫生厅、家庭福利厅和传统医学厅。卫生厅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肺结核、麻风、艾滋病和其他各类传染病;开展医学教育和研究;制定、监督和评估各种政策、计划的贯彻和实施;开展国际交流;防止食品掺假;等等。家庭福利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积极推动家庭福利工程,目标是减少人口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家庭福利工程的目标人群主要是育龄夫妇(妻子在15~44岁年龄段中)、怀孕妇女、新生儿和6岁以下儿童。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满足育龄夫妇的避孕要求;通过减少婴儿和母亲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来降低生育愿望。
各邦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各自管辖区域内的医疗卫生工作,包括建立农村三级基本医疗体系。7个直辖区和少数几个邦的医疗卫生由中央政府负责。
一 公共卫生体系
印度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即基本防疫保健和三级医疗系统。
(一)基本防疫保健
印度有占世界17%的人口;17%的总死亡人数;23%的儿童死亡人数;26%的可用疫苗预防疾病的儿童死亡人数;20%的母亲死亡人数;68%的麻风病病例;30%的肺结核病例;1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据估计,印度有2亿人口面临罹患碘缺乏症的危险,6300万人患有甲状腺肿;有87%的怀孕妇女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1g/dl);56%的5岁以下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症。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印度的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十分艰巨。同时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根据宪法,卫生防疫和保健工作100%由中央政府负责。卫生厅制定的防疫保健计划主要针对上述传染性疾病和多发病。目前正在实施的计划主要包括国家艾滋病防控工程、国家根除麻风病工程、传染疾病控制计划、国家肺结核防控工程、国家防盲工程、国家癌症防控工程和精神健康工程等。针对碘缺乏症,1992年开始碘缺乏症国家控制工程,供应加碘食盐;对于贫血怀孕妇女,采取发放服用铁质补剂和叶酸的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因维生素A缺乏致盲的易患人群是学龄前儿童,政府向1~2岁的幼儿发放维生素A。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类疾病的发病率。
印度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妇女尤其是孕产妇和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降低妇女和儿童死亡率,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成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2005年1月,印度政府推出国家农村健康目标(National Rural Health Mission 2005~2012)。事实上,这项工程是卫生与家庭福利部一直在执行中的各项工程的一种整合,重点解决影响国民健康的一系列问题,如厕所与环境卫生、安全饮用水和营养摄取。同时,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