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6年11月 |
一、供大于求是1996年物资市场形势的主要特点
1996年以来,全国物资消费需求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但仍然低于同期新增资源的增长幅度。据国内贸易部物资信息中心初步测算,1—8月份,全国主要物资供大于求。16种主要物资全国资源比上年同期增长7.4%,同期16种主要物资全国消费(含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一些主要物资中,煤炭全国资源生产总量9007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全国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5.6%;钢材全国资源总量664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全国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6%;生铁全国资源总量6953.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8%,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4%;铜全国资源总量73.9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4%,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6.1%;铝全国资源总量134.5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2%,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2%;水泥全国资源总量2965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9%,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5%;木材全国资源总量2779万立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5%,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下降0.3%;硫酸全国资源总量为1238.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4%,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6%;烧碱全国资源总量364.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7%,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7%;纯碱全国资源总量418.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8%,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5.3%;橡胶全国资源总量112.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4%,使用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3%,大部分物资的资源增幅都高于其消费的增长幅度,总体形势呈现供大于求的基本特点。
随着1996年二季度市场形势再次由供求平衡趋势转向供大于求,5月份起价格总水平亦由升转降,出现了1996年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以后各月环比分别下降0.2%、0.3%和0.5%。1—8月份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0.7%。7大类物资中,与年初相比,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化工轻工类、机电产品类4种下降,燃料、木材、建筑材料类有所上升;与上年同期相比,7大类物资中有5大类价格下降,其中钢材价格下降2.1%,生铁下降4.8%,铜下降22.8%,铝下降21.2%,胶合板下降5.5%,纯碱下降1.5%,“三烯”下降12%以上,小轿车下降8.8%;煤炭、水泥、原木价格则出现上升,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扬18.97%、7.7%和3.7%。
物资市场供大于求,受“买涨不买落”购买心理的影响,使得物资市场交易较为清淡,缺乏畅销品种和热销地区。据统计,1996年前7个月,全国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044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自3月份以来各月销售额下降幅度有所增大,3—7月份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3%、5.2%、10.7%、15.6%和13.6%;分大类商品看,9类中仅有2类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即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12.2%;在销售额下降的7大类商品中,降幅在23—24.4%的有有色金属材料类和木材类;降幅在15.9—17.1%的有建筑材料类和黑色金属材料类;降幅在3.5%以下的有煤炭及制品类、机电设备类及其它类。在全国生产资料市场购销平淡的情况下,国有物资企业经营更不景气,据内贸部物资信息中心统计,1—8月份全国物资系统购进21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2%;销售2289.5亿元,下降15.3%,其销售额下降幅度比全国贸易业高出10个以上的百分点。
据8月份全国物资专家咨询调查情况反映,虽然国家先后两次下调了银行存贷款利率,但目前各类主要物资的市场销售仍然平淡,价格降势未止。钢材价格仍在低谷中徘徊,铜、铝等有色金属难寻买主,木材降价抛售,橡胶、塑料等化工产品大量积压,1996年初一段时间货紧价扬的煤炭,进入二季度后亦出现积压难销的迹象。8月份煤炭市场继续疲软,各接卸港口煤炭场存仍较饱满,出现煤价滑坡和压价竞销现象,造成煤炭经营价格倒差。如阳泉煤、镇海煤码头销售价格比进货成本倒差10元/吨,使经营单位难以进货。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物资市场全面疲软,无论是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内陆省市,物资市场行情均呈现一派淡状,生产资料市场难以很快启动。
所以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物资形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供给方面分析
(1)境外进口数量偏大。全国16种物资的进口增长了25%左右。主要是钢材和部分有色金属进口增长较快,其中钢材进口了62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6%,煤炭增长1.4倍,铜增长1.6倍,铝增长20.8%,铅增长1.13倍,铜材增长23.2%,铝材增长10.8%,木材增长19.2%,硫酸增长33.1%,橡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