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年05月 |
广东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是极其显著的。广东沿海地区区位资源条件是随着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在国家封闭时期,它是国家对抗外部世界的前线。因此,在改革以前,由于战略上的考虑,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基本上是受国家抑制和极不发达的。“没有乡村工业历史,是这一地区不同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显著特点。”(折晓叶,第92页)但改革后,它就转变成为了接触外部世界的前沿和沟通外部世界与内地的中介。由于其在国家开放条件下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发达国家加工业转移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沿海地区的工业从无到有,迅速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区,完成了通常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历程。本文所描述的东莞市雁田村的发展史就反映了这个历程。它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到1978年底第一家“三资企业”在雁田创办至1997年,雁田共有“三来一补”各类型外商企业359家。1997年在359家企业做工的外来人员达到60000人。1997年雁田村集体工缴费收入18370万元;“三来一补”企业当年的出口加工值收入为114812.5万元。雁田工农业总产值也从84万元快速增长到27300万元,绝对值增长了324%,年均增幅达到34.6%。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生产总值的超高速增长,使雁田农村经济完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格局到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格局的转换。1979~1997年,雁田村人均收入水平从171元增长到6800元,绝对量增长了39倍,年均增长速度达22.7%。
但是这个过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它又对其产生了何种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广东东莞雁田管理区这一村庄工业化过程的描述,揭示广东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化模式的过程、机制和特点以及传统文化资源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一、宏观特区政策与微观村庄发展
沿海经济特区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是在吸收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其目的在于力图适应发达国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工资地区转移的趋势;利用中国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产品出口赚取外汇,为工业升级和农业发展注入技术和资金。当时,中央在决定在福建和广东两省设立经济特区时,就考虑到两省在地理位置、华侨数量和传统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明显的对外开放优势。同时,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比邻的独特的区位特点,也恰好与香港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相适应。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珠江三角洲和“深圳的发展可以概念化为一个以香港为中心的都市地区的自然扩张。随着香港的工业和服务业的扩张,新的运输以及其他设施需要从香港之外来。香港的地价成了天文数字,失业率低于2%。香港的投资者要寻找低价的土地核心的劳动力资源。”(俞可平,2000,第30页)正是这种宏观的政治经济背景为珠江三角洲的农村发展和工业化提供一个舞台和契机。
雁田位于东莞市的南部,是一个面积为23平方公里、有常驻人口2796人和1500多名劳动力的村庄。雁田南与深圳市接壤,西与宝安县的平湖相连。它共有耕地4316亩,其中,水田3235亩,旱地1081亩。此外,还有山林12688亩,果树3030亩。雁田的土地资源,无论是耕地面积,或是果树面积,在凤岗镇下属的管理区(村庄)中,均排在首位。丰富和优越的土地资源为雁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资源条件。雁田的发展在本地区也是十分超前的,其发展和繁华程度不仅超过了其他村庄,而且甚至已远远超过凤冈镇。雁田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土地资源的丰厚,更在于它在发展路径和方式上与其他村庄不同。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他们又将土地收回村庄集体手中统一发展工业区。而它之所以能够采取此种方式,其他村庄却不能很快地选择或适应这种集中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就在于它们在历史文化传统上的差异。正如科斯所指出的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的特征,在这里也有很强的体现。确实,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对个人和文化如此,对社区和经济发展也是如此。
二、村庄结构、历史和文化传统
雁田村是一个典型的主姓村,在其常驻人口2796人,682户中有1769人姓邓,邓姓及家属站雁田村人口的3/4。据村庄的族谱和口传,本村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