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年04月 |
西北地区(主要指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农业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分析两千多年来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消长兴替过程,以及它们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得出一条重要的历史教训:在黄土高原上进行过度的农垦和单一的粮食生产,必然要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生态灾难,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
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是该区人民生存的基底,而且也是东部农区的生态屏障。因此,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不仅是该区域的内部问题,而且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黄河的安危密切相关。根据国际开发半干旱区的经验,必须寻找一种同时实现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技术。集水型生态农业不仅适应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特点,而且实现了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结合,同时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易于在农户层面上推广,这无疑将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在对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关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甘肃省榆中县中连川乡李家岘村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集水型生态农业产生的背景
西北半干旱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资源条件,使农业生产表现出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土地承载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该区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民温饱问题不能得到稳定解决。同时,西北半干旱地区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感很强,对粮食具有难以割舍的“情结”。针对该区降水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实现该区农民的脱贫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半干旱区的缺水并非绝对没有水,而是降雨时间和作物生长期严重错位。雨水作为该区农业生产的惟一水源,将其资源化利用就成为连接半干旱区资源、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纽带,成为实现生态环境恢复、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是水土保持措施同高产、高效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促进良性循环的建立。集水型生态农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借助于现代农业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建立,推动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已经相当完善,为集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集水技术上,该区农民有上千年的水窖集水经验,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构筑速度提高,质量提高。在种植技术上,采用抗旱品种、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种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商品利润奠定了基础,为资源优化组合和市场发育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因此,在西北半干旱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
二、集水型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
解决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问题就是要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为此,必须立足于该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以农业生产为主战场,构建新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1.集水型生态农业的提出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生态因子不外乎光、温、水、肥四大要素,而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中,水肥是重点考虑的问题。从生态学角度看,土地肥力衰退的根本原因仍然是水分不足,以及掠夺性开发。因此,水分是限制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生态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在土壤水分含量到达全年最低值之前每亩补充30~60立方米水,就可解决作物关键时期的需水,作物产量就可大幅度增加。甘肃定西水保所1997年试验表明:采用滴灌在地膜玉米和地膜小麦生育期补灌20立方米水(补灌2次,每次10立方米),比未补灌的增产121%和100%,地膜玉米每公顷产量达到6150公斤,地膜小麦每公顷900公斤。
集水型生态农业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在甘肃省榆中县北山地区进行了试点,其出发点是将降水收集在水窖等设施中,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适时补灌,提高作物生产能力。当地农民已有千年的修建水窖历史,以解决人畜饮水,但农民根本没有想到用水窖收集的雨水灌溉,更没有认识到补充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正是观念的更新才使这种古老的水窖发挥出了潜在的功能,如甘肃省的“121工程”、“集流补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