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
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努力克服地处内陆、开放工作起步晚、基础弱等困难,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开放实践,使“两种资源”日益融合,“两个市场”逐步接轨,观念、产业、企业、市场和社会开放度全面提升,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的内陆经济到多元化开放型经济的历史转折。
30年来,四川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 1978~1990年:探索起步阶段
以1984年川、滇、黔、桂、渝共同组建西南四省五方经济协调会为主要标志,四川开始了以国内经济联合协作开启内陆省份开放之门的探索,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破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创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设立14个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港口城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着手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真正形成的西部地区建立广泛的区域间合作关系。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4年,川、滇、黔、桂、渝共同组建了西南四省五方经济协调会,四川省以大西南经济联合协作为突破口,以推进区域间合作、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为目的,开始了一轮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国家支持和协调项目开展为主要内容的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1984年6月,四川省政府举办了“四川省首届经济技术协作邀请会”,27个省(区)市、10个大城市、经济特区及省内各市地州和有关部门共1500余人参会,达成了经济、技术、科研、商贸物资项目协作协议878个,协作资金额5亿元。同年,为统筹全省企业联合及国内经济、技术、物资协作,四川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地、市、州、县及有关部门也相继成立了协作机构,为搞好联合协作提供了组织保证。1986年,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的补充规定》、《关于加强各级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横向经济联合的开展。整个80年代后期,四川横向经济联合协作发展迅速,省际、省内地区间的联合协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五省六方”合作、“一、三线”合作、区域协作、民间传统节庆活动、组织参与省内外的经贸活动、到沿海开办“窗口”企事业等形式,四川各地扩大了与省内外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先后参与国内各类区域合作组织29个,成立经济联合体4000多个,参加企业近2万家,与外省协作项目9000多个,协作总额400多亿元。通过广泛协作,引进了一大批资金、技术、人才、物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一阶段,由于整个改革开放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因素限制,对内改革是主要侧重点,对外开放则基本处于由中央政府支持、地方政府主导,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和过渡阶段。由于东西部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进程上的差异性,四川经济的发展开始由80年代初期的领先地位逐步被东部沿海地区超越。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例,四川省1987年为827亿元,1990年达到1091.7亿元;而山东省则由1987年的648.55亿元增长到了1990年的1190亿元。
二 1991~1999年:拓展实践阶段
以两次开放会议的召开、三份开放文件的出台,以及成都市被国家确立为内陆开放城市为主要标志,四川开始了一轮解放思想、健全体系、完善政策、内外并举的开放实践。开放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开放领域不断拓展。199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的意见》(川委发〔1991〕30号),对内陆大省如何解放思想,选择符合本省实际的开放路径进行了细致分析,确定了外贸、外资、外经、国际旅游并举,在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适度的外向型经济的开放方针。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成都市被国家确定为内陆对外开放城市,成为四川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1992年,四川省人大出台《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1994年在成都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四川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国际研讨会;1995年初,四川省政府成立外事外资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对外称四川省政府招商办,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