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各大城市面临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住房日益紧张、交通拥堵严重、就业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各大城市纷纷提出要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新城或卫星城,以疏散城市中心区过密人口,为城市今后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到目前为止,研究国外新城多限于规划思想和方案的介绍,对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新城运动中各国新城的发展状况研究较少,毕竟一幅美好的蓝图并不等于实际的发展绩效。本文通过新城规划目标和实际发展状况的对比,总结新城成败经验,为国内大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一 新城运动起源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新城是指经过人为规划设计,从无到有建设的新城市。历史上为了军事、经济、交通和宗教等目的设计修建的城市都可以算做新城。19世纪末,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拥挤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其中埃比尼泽·霍华德建设田园城市的思想影响深远。霍华德的助手恩温结合建设韦林田园城市的经验,针对伦敦人口过度密集的状况,提出了建设卫星城的设想。二战以后,出于战后迅速重建和解决大城市病的需要,英国政府接受了“通过建设新城疏散特大城市过密人口,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建议。1946年英国通过了新城法,年末确定在伦敦郊外的斯蒂文里奇建设第一座新城。很快,英国新城建设的经验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形成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新城运动”热潮(见表1)。
表1 二战后新城运动涉及的主要国家和城市举例
二 新城定义
本文讨论的新城,是指二战以后的新城运动中,为解决大城市过度拥挤和无序蔓延,发达国家在大都市区内规划建设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密度的新城市。从新城运动的源起可以看出,建设新城最初和最主要目标是:
第一,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减轻中心区人口和住房压力;
第二,为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合适的就业和住房;
第三,降低大都市区的通勤压力。
各国规划中的新城一般都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独立:与已有的城市中心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由绿带或开敞的农业空间环绕,形态上有明确界线;
(2)自足: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包括稳定和多样的就业机会、充足和适宜的住房、全面的社会服务;
(3)平衡:具有健全的产业基础、多元的社会构成和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
在研究中还存在与新城(New Town)类似的一些概念,如卫星城(Satellite Town)、新社区(New Community)、新城市(New City)。
一般认为,卫星城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在主要的城市服务功能上依赖中心城市(母城)。新城概念则强调相对独立性,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功能完善的新建城市。
美国和加拿大一般使用新社区的概念。根据美国规划师协会(AIP)的定义,新社区是指位于大都市区边缘,由开发商开发的大型规划项目。与欧洲的新城特别是英国的新城不同的是,美国的新城建设主要是开发商的企业行为,少有政府的政策或金融支持。加拿大1973年《国家住房法修正案》定义独立的新社区特点是:人口在4~10万或以上;能保证住宅和就业机会的相对平衡;保证人员、货物、服务和观念的交流,提供多样性选择;有综合规划指导城市或区域的增长;提供与现代都市相称的有活力的生活。
新城市是指近年来的大型新城开发项目。一般地讲,新城市的人口规模在25万人以上,远离原有的大都市城市中心区。新城市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和服务,而且服务于周边地区,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区域增长中心。
三 新城建设的实际成效
(一)规划目标之一:疏散中心区人口,减轻大城市人口压力
新城建设最初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有计划地疏散中心区人口,减轻大城市人口压力。1944年大伦敦规划方案最早提出在伦敦绿带外围兴建8座新城,十年内疏散100万人口,将其中的38万人疏散到绿带外的新城。1965年巴黎为了改变“目前窒息巴黎的过度拥挤和无序蔓延”,在原有城市建成区南北两侧设定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轴线,沿轴线建设8座人口规模30~100万的新城。
总体而论,新城疏解功能并不突出。一方面,大多数新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口增长缓慢。新城规划人口规模的调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事实。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