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在大学附近建立科学园区,到设立科学城,再到高新技术工业区建设,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50多年的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以其高成长性、远大的市场前景和对经济社会的强渗透性,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将作为21世纪主导产业。世界各国从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出发,投入巨额战略资源,加以发展。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希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改变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经济起飞,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所以,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是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未来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之争。
一 广州进入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凭借其区位和政策优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6.63亿元,户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93美元;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3.0:43.4:53.6;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轻、重工业比重为50.5:49.5;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10.07亿元;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按原口径计算为36.8%;[1]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76.7台、普通电话拥有量105.3部、移动电话拥有量176.3部。[2]这些数据表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
(一)广州现正处于传统工业化的后期,新型工业化的初期
1.广州现正处于传统工业化的后期
传统工业化程度主要是从国民收入与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工业化程度进行衡量,运用的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判断,广州正处于传统工业化的后期。
(1)根据通用的钱纳里关于人均GDP水平划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准。[3]2003年广州人均生产总值达到约合5793美元,[4]正迈入传统工业化高级阶段的中期。
(2)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根据世界上148个国家或地区1965~2001年的产业结构变化的统计标准,[5]2002年广州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3.4:53.68,[6]进入工业化后的稳定发展时期。
(3)就业结构是反映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得出配第—克拉克定理,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来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根据这一定理和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7]看,2003年广州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18.4:38.42:43.18,[8]大致处于传统工业化后期。
1960~1995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劳动力结构
(4)从城乡结构看,广州人口聚集程度呈现传统工业化后期特征。钱纳里等经济学家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根据这一模式,2002年的城市化率为82.8%,[9]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5)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通过设定所谓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来划分工业化发展水平。如果近似以轻、重工业比例代替“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根据霍夫曼定理中工业分类标准,[10]广州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
2.广州处于新型工业化初期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从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能耗产值率等方面,参考国际上的有关数据,粗略判断广州新型工业化阶段。根据有关参考标准,广州总体上已迈入了新型工业化时期。
(1)从社会信息化程度看,广州处于新型工业化中期。2003年广州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邮电业务量3943元,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电脑76.7台,52%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76.3部;[11]全市86个市直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了高速互联,建成了76个政府网站和93个应用业务信息系统,80%以上政府部门采用网络化公文流转系统进行政府公文的传递和办理。经信息产业部指定测试机构测定,广州市2002年信息化指数达到75%。参照世界部分国家的有关数据,广州社会信息化程度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初步判断为处于新型工业化的中期。
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