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面向21世纪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科技园

    作者:王小敏 出版时间:2001年09月
    摘要: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园区的历史始于80年代,如台湾新竹工业园、新加坡科技园等都是较早的科技园区。90年代中后期,亚洲地区再次兴起了建设科技园的高潮。一方面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始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美国新经济的强劲增长发挥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很明显,在信息经济时代,高科技将成为一个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加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本文主要考察中关村科技园、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新加坡科技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5个亚洲典型的科技园,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亚洲发展中国家科技园的特点和发展前途。

    世界上科技园的建设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自从第一个科技园硅谷在斯坦福大学附近创建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建立了200多个科技园区。科技园的名称也多种多样,如高新技术试验区、研发中心、创新中心、软件园等等。根据英国科技园协会对科技园的定义,我们将包含三个最基本特征——①建立在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和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②鼓励知识型企业或组织的创立和发展;③具有管理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内成长——的园区统称为科技园。

    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园区的历史始于80年代,如台湾新竹工业园、新加坡科技园等都是较早的科技园区。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的前身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标志着中国科技园区建设的开端。

    90年代中后期,亚洲地区再次兴起了建设科技园的高潮。一方面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始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美国新经济的强劲增长发挥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很明显,在信息经济时代,高科技将成为一个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加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因此亚洲发展中国家纷纷上马新项目,加强科技园的建设。马来西亚在19%年提出并开始建设宏伟的多媒体信息走廊;香港政府想把香港建设成为亚洲的高科技港;新加坡在1998年启动了亚洲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工程——“新加坡第一”;北京市政府在1999年提出了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的新规划。

    本文主要考察中关村科技园、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新加坡科技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5个亚洲典型的科技园,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亚洲发展中国家科技园的特点和发展前途。

    第一部分 考察科技园的七要素

    一个科技园的成功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为了便于对不同的科技园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我们选出7个要素作为考察科技园的重要标准(如图1所示)。

    ①基础设施包括物质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物质基础设施除了便利的交通、廉价的房地产,信息基础设施对科技园区尤为重要。制度基础设施主要指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它们是影响科技园的重要外部环境,这一点在亚洲国家表现得尤为特出。

    ②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力、密集程度。成功的科技园显示它们与大学或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不仅可以为科技园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大学和科技园的密切联系还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③人力资源状况。拥有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人才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是科技园发展的关键。例如硅谷汇集了大量来自亚洲的工程师。人力资源水平直接决定了科技园的技术水平。

    ④技术水平。由于科技园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IT、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主,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科技园的发展。

    ⑤风险资本。根据硅谷的经验,风险资本[1]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力量。除了投入资本,有些风险资本家还投入丰富的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帮助新企业获得成功。

    ⑥市场情况。成熟的市场可以激发新技术的产生并吸纳高新技术产品,如美国市场;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的技术可以引导市场的成长,如中国市场。

    ⑦管理机构。科技园是具有管理功能的园区,高效的管理机构会创造出一个吸引高科技人才和企业的集聚的良好环境。

    图1 影响科技园的关键要素

    第二部分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

    一 中关村科技园

    中关村科技园成立于1988年5月,它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科技园。中关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10月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建第一家民营高科技公司“先进技术发展服务社”,此后,众多的民营高科技公司开始在中关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自国务院1988年批准成立北京试验区,1992年丰台科技园、昌平科技园纷纷成立,到1994年中关村形成了“一区多园”的格局。[2]

    1999年中关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规划,并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中关村的新规划采用“整体设计、点轴结构、组团布局”模式,以中关村地区为核心,扩展到规划中的公路一环以北、昌平科技园以南,选择重点地域集中开发建设,分步实施。总体空间布局由科技创新中心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和环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