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年08月 |
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开放一般都采取审慎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弱小的经济实力难以经受国际游资的冲击,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过度的金融自由化会增加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加大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国际金融风险的恐惧,已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另一方面国内资金的短缺,发展经济的急迫性,又不能不使这些国家在巨大的资金诱惑面前权衡得失,力图使本国经济小心翼翼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印度作为WTO的创始成员国,如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对WTO的金融开放协议,做出的仍然是十分谨慎的开放承诺。印度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伴随着金融改革和金融自由化,是以国内利益最大化为基点,先对内开放,而后逐渐对外开放的。
一、印度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1.金融改革的理论背景
金融改革在发展中国家一直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希望通过金融改革,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增进筹集资金和分配资源的效率,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目前,金融系统的完善性已被提升到与财政赤字相同的位置,作为判断一国经济是否健康的基本原则之一。
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是在经济改革中引起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占据统治地位,主张保持低利率水平以促进资本积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命令与控制”政策的逐渐幻灭,人们开始认识到计划经济的前景是“政府失败”。此时,关于金融市场的新自由化观点占据了优势。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们强调说,在典型的发展中国家,金融管制加上重税、利率控制与政府参与信贷分配过程,将导致金融运行质量的降低和效率的损失,因此金融部门的完全自由化是经济发展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
然而,近几年来,关于金融市场新自由化的观点又被重新认识。一是新的发展理论,特别是“不对称信息”理论和“不完善的合约”理论,在金融市场得到广泛应用。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例如商品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金融市场比经济中的其他市场的“市场失败”更为普遍,这意味着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不仅会使金融市场作用更好,而且将改善整体经济的运行质量。二是在那些已经进行了金融市场改革的国家,对金融自由化都有着可怕的经历。尤其像日本、朝鲜和中国台湾等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70、80年代都对它们被管制的金融部门实行了自由化,但效果并不理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自由化的经验表明,适当的货币政策是成功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有赖于内部条件,如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业改革在发展中国家的成败。
因此,金融部门的改革明显地被两个互相矛盾的力量驱动着,第一个因素是向自由化方向推进,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银行和其他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直接控制;第二个因素是推进建立强有力的规范经营的金融产业,这两种因素均渗透在印度的金融改革之中。
2.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改革
印度长期以来对金融及金融服务业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到世纪之交,印度进行了利率自由化与直接信贷自由化的第一阶段金融改革。1991年11月根据印度纳拉欣姆委员会报告提供的金融改革特别是银行业改革的纲要,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降低法定流动比率;第二,降低现金储备率;第三,分阶段结束直接信贷;第四,分阶段放松利率管制,在政府借款方式方面,引导利率按照市场利率的方向发展;第五,三年内达到国际清算银行资本充足的基本标准;第六,向公众出售一部分银行股本;第七,放松资本市场的管制,并结合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进入进行监管。[1]
1991年印度政府开始着手广泛的市场取向的改革计划,计划的核心就是强调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应同贸易改革与产业政策改革协调一致。这次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内容包括提高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几种利率的最高限制;放松对银行所持有的一部分无息储备和低收益的政府债券的管制要求;部分地解除进入银行业的障碍;对银行关闭在农村和半城市地区不能存活的分支机构予以更大的自由。随着这些金融自由化措施的实施,在不规范的环境中引入了保障金融产业安全和偿付能力的调节机制。
在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