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年08月 |
巴基斯坦是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建立起来的现代民族国家,世俗政府的建立使宗教领导人在政治上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几十年来,巴基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理想。20世纪70年代以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主要以温和的合法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推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伊朗革命和阿富汗战争,巴基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极端主义武装组织,从事暴力和恐怖活动。巴基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培育了塔利班,而塔利班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极端政权的建立,又给巴基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以鼓舞和慰藉。美国“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的崩溃对巴基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一个沉重打击,但其建立伊斯兰国家的长远目标不会改变。
一、思想渊源和主要组织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始于18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瓦哈比运动。这一运动是由阿卜杜勒·瓦哈卜(1703~1787)发动的,旨在“内部革新并向伊斯兰世界发射冲击波”。瓦哈卜主张恢复四大哈里发时期的伊斯兰教,反对“伊斯兰国家中的腐朽的东西”。在南亚,与瓦哈卜同时代的瓦利乌拉(1703~1762)于1730年去麦加朝觐期间接触了瓦哈比派思想。他最先探讨了穆斯林社会衰落的原因,提倡“努力”和“奋斗”,反对“因袭”和“模仿”,主张结合时代的背景和社会的发展阐述伊斯兰教的真义,复归真正的伊斯兰教。他开创的“瓦立乌拉学派”是南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思想源泉。
近代南亚真正意义上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是19世纪上半叶由赛义德·阿赫默德·巴雷尔维(1786~1831)发动的“圣战者运动”。赛义德·阿赫默德以布道、集会等方式宣传伊斯兰教的一神教义,呼吁以经训为信仰的基础,清除一切违反伊斯兰教义的礼仪和习俗;号召穆斯林群众向印度西北部的锡克教统治者发动“圣战”,并于1830年末在白沙瓦建立了短暂的神权政体。由于该运动与瓦哈比运动有相似之处,因此也被称为“印度的瓦哈比运动”。
19世纪下半叶,卡斯姆·纳努塔维(1831~1879)领导了与阿利加尔现代改革运动相对立的德欧班德运动。卡斯姆·纳努塔维继承瓦利乌拉学派传统,以德欧班德经学院为中心,继续宣传瓦哈比派思想,进行复兴伊斯兰教的活动。他认为,复兴穆斯林社会的惟一途径就是坚持伊斯兰教原教信仰;主张逊尼派和什叶派消除分歧,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英国人的入侵和基督教的传播;坚持以经堂教育抵制现代教育。德欧班德学院成为南亚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最重要的教育和学术中心。其成员被称为德欧班迪派或德欧班迪-瓦哈比派。该派思想和理论对当代南亚特别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巴基斯坦有三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它们是伊斯兰促进会(JI)、伊斯兰学者协会(JUI)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学者协会(JUP)。伊斯兰促进会由毛杜蒂(1903~1979)于1941年创建于拉合尔,印巴分治后分裂为巴基斯坦、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3支,以巴基斯坦一支影响最大。该组织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在知识界、劳工、学生和军队中有较大影响,并有广泛的国际联系。其创始人毛杜蒂被誉为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主张复兴伊斯兰教,在伊斯兰原旨教义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的伊斯兰国家。他认为巴基斯坦的国体有悖于伊斯兰教的精神,应逐步实现伊斯兰化。在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中,该组织属于“按现代条件重新思考伊斯兰教”的“重新思考者”,是巴基斯坦乃至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的原教旨主义组织之一。
伊斯兰学者协会于1942年成立于拉合尔,创始人沙比尔。是从原印度伊斯兰学者协会中分裂出来的一派,政治上支持全印穆斯林联盟的纲领,支持建立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成立后,于1956年进行过改组。巴基斯坦伊斯兰学者协会1948年成立于木尔坦,阿赫默德·卡迪尔为首任主席。这两个乌拉玛组织都反对国体世俗化,主张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建立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国家。这两个组织继承了德欧班迪派传统,坚持严格的正统立场,是比较保守的原教旨主义组织,但在策略上也不失灵活性,在巴基斯坦及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宗旨来看,我们可以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正如印度学者M.钱加帕所概括的:“在现代伊斯兰教中,伊斯兰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