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印巴核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作者:江亦丽 出版时间:2002年08月
    摘要: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逆全球防止核扩散的潮流而动,相继进行了核试验。以此为标志,两国的核竞赛公开化。印巴的核发展战略不仅给双边关系和南亚局势增添了新变数,冲击国际防扩散的努力,而且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逆全球防止核扩散的潮流而动,相继进行了核试验。以此为标志,两国的核竞赛公开化。印巴的核发展战略不仅给双边关系和南亚局势增添了新变数,冲击国际防扩散的努力,而且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一、印度的核发展战略

    1.印度核政策的演变

    独立后,印度的核政策几经调整和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和平的核政策阶段(1947~1963)。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政府总体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方针,实行和平的核政策,强调和平利用核能,公开承诺不谋求制造核武器。1954年,印度在联大会议上提出缔结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核试验的倡议,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另一方面,印度重视和平地利用和开发核能,从法国、美国等国家引进核技术。至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已拥有4个原子能研究所,3个核反应堆和4个核燃料加工厂,并有近千名核研究人员。

    ②“核模糊”阶段(1964~1998)。20世纪60年代,印度的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1962年中印发生大规模边境冲突,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印度受到很大震动。夏斯特里总理上台后,改变了尼赫鲁政府时期的和平核政策,宣称印度要保留“核选择权”,但暂不制造核武器。英迪拉·甘地上台后,在核问题上奉行“双重政策”,既强调和平利用核能,也不放弃“核选择”。1966年,英迪拉·甘地总理在给美国总统约翰逊的信中暗示,中国的核发展迫使印度发展核武器。[1]。1972年10月,英·甘地批准了印度的核试验计划,1974年5月,印度在拉贾斯坦的帕克兰沙漠中爆炸了第一颗代号为“佛陀的微笑”的核装置。此次试验表明,印度已初步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此后,印度停止了核试验,但保持核模糊政策,宣称“保留制造核武器的权利”,但不明确表示发展核武器。人民党(JP)执政时期,德赛总理坚决反对发展核武器。拉·甘地总理上台后,也反对发展核武器。1985年10月,拉·甘地访问美国时,要求美国对巴施加压力,制止巴基斯坦的核发展计划。1985年12月,拉·甘地与巴基斯坦总理齐亚·哈克达成“互不攻击对方核设施协议”。1988年拉·甘地在联合国裁军大会上提出全球核裁军计划。

    拉奥总理上台后,印度国内要求发展核武器的呼声日高。拉奥政府一面继续实行核模糊政策,一面加紧发展核武器。1995年底,印度紧锣密鼓地准备进行核试验。美国间谍卫星侦察到印军的行动后在《纽约时报》上披露了此事。美国向拉奥政府施压。迫于美国的压力,印方最后取消了核试。

    ③发展核武器阶段(1998年至今)。印度人民党(BJP)一直打民族主义牌,主张发展核武器,1998年3月印度人民党领袖瓦杰帕依第三次出任总理后,公开表示要重新审核印度的核政策,发展核武器。1998年5月份,印度进行了5次核试验。此后加快了发展核武器的步伐。

    印度人民党上台后不到2个月就进行核试验,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出于国家战略利益考虑,对付中国的“威胁”。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印度把发展核武器作为其重要的国防战略目标。印度称,其安全环境的恶化迫使其发展核武器。其中最危险的威胁是中国的发展和其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因素导致印度的核政策发生变化。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印度总理瓦杰帕依在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信中,直言不讳地称“拥有核武器的中国的潜在威胁是印度进行核试验的根本原因”。印度把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威胁”,完全是借口,即使中国没有核武器,印度也不会放弃发展核武器。

    第二,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挤进核大国俱乐部。印度把拥有核武器视为大国地位的象征,一直认为五个核大国对无核国家有“核歧视”,对此愤愤不平,不甘心做无核的“二流国家”。印度把发展核武器视为其取得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在印度的战略思维中,核武器是世界大国的入门券,是国家间较量的“政治平衡器”。印度核试验后,印度外长贾斯万特·辛格在美国的《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谈核武器的作用时称,核武器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印度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目标。印度要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拥有自身的核威慑能力,跨过“核门槛”,成为真正的核国家。印度进行核试验,就是为了打破核隔离,取得与五个核大国平等的地位。[2]

    第三,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1998年3月印度人民党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