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8年05月 |
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粮食产量接近1996年的水平,畜产品等“菜篮子”产品继续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乡镇企业平稳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是市场需求拉动、农村经济调整的结果,是增加投入尤其是科技投入的结果,也是落实和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深化改革的结果,这种发展态势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些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1997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展望1998年,如不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继续稳定增长,但这种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多地依赖于非农产业、非种植业等新的增长点,更多地依赖于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1.1997年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从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农产品市场等方面描述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1.粮食产量比上年略减。199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4925亿公斤,虽比1996年减产约2.4%,但仍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全年粮食产量的特点是:夏粮增、秋粮减、全年减。其中,夏粮、早稻总产1724亿公斤,比1996年增产154亿公斤。这已是夏粮连续三年获得丰收。1997年夏粮丰收有三个特点:一是面积、产量、单产三增;二是地区间均衡增长,全国26个夏粮生产省份有21个增产;三是夏粮总产超过历史纪录的省份过半。秋粮总产3200亿公斤左右,比1996年减产250亿公斤左右。在秋粮减产中又以玉米更为突出,1997年玉米产量约为1100亿公斤,减产幅度达14%。
2.“菜篮子”产品普遍增产。1997年,蔬菜总产量为3.13亿吨,肉类总产量为5354万吨,禽蛋总产量为2100万吨,奶类总产量为81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为3651万吨,水果总产量为5045万吨。与1996年相比,1997年上述产品总产量的增幅分别是13.4%、8%、12.4%,12.5%、8.3%和10.4%;其中,蔬菜、奶类产量的增幅高于自1987年以来11年它们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表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1997年,在中国,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都已达到或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
3.乡镇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好转。1997年,中国乡镇企业创造增加值1.8万亿元,比1996年增长18%,其中工业增加值1.25万亿元,增长17.9%;销售收入6.6万亿元,出口交货值7000亿元,利润总额4400亿元,上缴税金1420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加17.2%、16.5%、15.8%和15%。从这些指标看,1997年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略好于1996年。1997年,中国乡镇企业东中西部间的发展速度比较协调,分别为15.8%、14.7%和18.5%,东部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已开始回升。中国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一是乡镇企业产值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0%以上;二是全国已有大中型乡镇企业6376家,乡镇企业集团1039家。1997年,中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了新进展。全国已有股份合作制企业350万家,其中乡村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约有24万家,占乡镇集体企业总数的15%左右。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面在山东是40%,浙江是26%,江苏是33%,广东是20%。
4.各类农副产品价格平稳。就粮食而言,从粮食集市贸易价格和批发市场价格分析,1997年中国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上是连续下降的。到了6月份后,价格出现了微升势头。分品种看,大米价格持续下跌,集市价格和批发价格分别稳定在2.30元/公斤和2.07元/公斤左右;小麦价格自1996年下半年以来也是不断下降的,1997年10~11月集市价格稳定在1.40元/公斤左右,批发价格稳定在1.48元/公斤左右;玉米价格变动有所不同,其变动特点是先降后升,例如,玉米集市价格1996年10月份为1.60元/公斤,1997年6月下降到1.29元/公斤,尔后开始上升,10月份价格达到1.42元/公斤。进入1997年后,中国国内市场大豆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例如,年初时为2.98元/公斤,到11月份达到3.20元/公斤左右。与国际市场粮价比较,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价格在1996~1997年间呈现一种从低于到高于国际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分品种看,大米国内价格1997年初低于国际价格,到10月份与国际价格基本相同;玉米国内价格一直高于国际价格,且价差还有扩大的趋势,例如,1997年1月份玉米国内外价差仅为每公斤0.2元,10月份价差扩大到0.38元;小麦国内价格也一直高于国际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