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从《冰点时评》看时评的舆论监督功能

    作者:周远帆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从《冰点时评》看时评的舆论监督功能。首先,介绍了化解矛盾的“安全阀”。其次,介绍了公众发言的“麦克风”。接着,分析了社会舆论的“瞭望哨”。最后,介绍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助推器”。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时评近年来大举复兴。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中国青年报》创办于1998年11月的《冰点时评》,《南方都市报》2002年3月4日在全国都市报中率先开办的时评版,《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专栏,《羊城晚报》的时评专版等等。一时之间,各类媒体齐头并进开进言论市场,时评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媒体竞争的一个新领域,从而发挥了新闻评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如今的时评不仅成为人们了解民意、认识社会、把握导向的一扇窗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舆论监督上起到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时评舆论监督的功能,首先要对舆论监督的含义进行限定。多年来,说到舆论监督,许多人都把它与批评报道、曝光报道画上等号,把它局限在对具体人具体事的揭露、批评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无疑,新闻批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说它就是舆论监督的全部。舆论监督还应包括公众对工作和决策的参与,对民主法制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建议、倡导和要求,以及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矛盾进行及时的沟通、疏导、化解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本文对《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分析时评的舆论监督功能。《冰点时评》是当今中国时评热潮的开先河者,同时也是诸多时评专栏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于200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其文章被频繁转载于各大媒体,在读者中有良好的口碑。笔者从《冰点时评》1998年11月创办至今900余篇时评中抽取了136篇作为样本,采取等距分段抽样的方法,即选取每年5月份和11月份发表的文章作为考察对象,2004年只选取了5月份的文章作为样本。

    一 化解矛盾的“安全阀”

    对《冰点时评》文章的抽样调查表明,该栏目的文章选题主要集中的几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冰点时评》文章选题抽样分析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该栏目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从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处境出发,目光更多的是落在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领域。其中有的关注政府在制定、执行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像《质疑“逼企业上网”》、《政府部门应淡化“推荐意识”》等;有的关注民主法制建设,像《“刑讯有功”论》、《上书是宪法性权利,审查是宪法性义务》等;有的就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和效率、平等和垄断等问题展开讨论,像《非卖品应终结》等;有的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公民的具体权益,像《请注意保护受害的姐妹》的评论文章等。其他诸如文化教育等领域,《冰点时评》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统计显示:政府执政和民主法制建设选题加起来,占到文章总数的49.2%。尽管媒介有设置议程的功能,但是由于时评来稿的广泛性,这个数字的形成跟公众的关注焦点相关度是很高的。1998年11月17日《冰点时评》刊登了《拆迁与公正》一文,就城市拆迁中“依法”侵害公民的财产权提出批评,一位读者专门跑到报社来“买”这篇文章,他说这是为我们老百姓说公道话,大伙儿都在复印,我得有一张“原装”的,10块钱我也得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通过调查发现,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人的关注重心已经由过去的“国家——集体——个人”式的以“国”为本的心理关注顺序转变为现在的“个人——集体——国家”式的以“人”为本的心理关注顺序。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呼唤这样一个平台,让自己不再“雾里看花”,能够了解这些事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能够表达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行使自己舆论监督的权利。时评正是这样一个舞台,你可以对最近发生的事件或者流行的观点进行评论,或阐述其意义所在,或剖析其危害性,或挖掘其社会根源,或明示其潜在倾向,给人启示,发人深省。《冰点时评》的这些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时评,将新闻评论的服务功能与舆论监督结合在一起,对问题是“疏”而不是“堵”,不仅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而且引导人们对现象背后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变迁涵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人们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客观理性的看法。早在上个世纪,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提出报纸是“为公众而刊行”的思想。因此《冰点时评》将目光放在公众生活的公共领域,放在公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方面,才会引起公众的“共鸣”,给人警醒和启示。舆论监督要的就是这样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