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
2003年5月4日开播的《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惟一一档以消费者为收视目标的新闻专题栏目。栏目秉承客观、公正、科学的理念,以贯彻打假除劣扶优、共铸诚信社会、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为主旨。《每周质量报告》的制片人和创办者吴光秋对自身节目的定位是“质疑、调查、记录。”[1]“去年4月,我接手创办这个栏目,当时曾想:产品质量问题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黑幕可揭?即使在节目播出了20期时,我还存有这个疑问……”[2]由此可见,从制片方自身对节目的定位来说,是定位在舆论监督类节目的。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据2004年7月26日第189期《新闻周刊》的“《每周质量报告》变脸”介绍,《每周质量报告》的前身是《每周质检报告》,这是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合作的一个节目。2003年SARS期间,配合新闻频道开播,央视对各栏目进行了统一调整,《每周质检报告》停播,并创办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时长25分钟,包括记者调查、专家访谈、质量警示、专家解读四个版块。其中重头戏为记者调查,以曝光揭黑的暗访为主。正是这一块,成为最吸引人之处。因为节目的镜头所对准的,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黑心汤圆、毒火腿、劣质瓜子、用工业染料染黄的腐竹、死鸡做成的扒鸡……
《每周质量报告》的口号是:“你所看到的,是你所想不到的”;“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这样一个舆论监督质量领域的央视名牌栏目,在经历了2003年的轰轰烈烈之后,在2004年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与发展?本文就以2004年一年(注:由于本文写作时间是11月22日,所以2004年的节目只能截止11月21日的一期)的《每周质量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数量统计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来探讨一下舆论监督目前在中国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 2004年:从光荣到“革命”
《每周质量报告》自开播以来,基本稳定在央视收视率排名播出当天的前三名。央视新闻频道总编室最近一组调查中显示,新闻频道所有栏目中综合评价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每周质量报告》。[3]
高收视率、高关注度是和节目的内容息息相关的。节目采用暗访拍摄的手段,大大激起了受众的探索欲。特别是从去年9月开始,节目开始转为集中报道食品安全领域,节目影响进一步扩大。吴光秋对此的解释是:“作为一个周播栏目来说,我们曾经在栏目定位时有这样一个观点:可做的题目非常多,关于质量问题的内容什么都可以做。从栏目自身来讲,这种观点是对的,但作为一个记者所肩负的责任来说,还有一个先后、轻重的问题。当食品、药品行业这么多黑幕被揭开的时候,真是触目惊心。我自己在审片子的时候,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惊!完全想不到。你看我们做的第一期:口罩——是不是真的能防非典,第二期:早产奶,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毛发水酱油、张北蔬菜、太仓肉松、金华火腿……”[4]中国人在解决了温饱以后,逐渐关注于生活的质量,更何况“民以食为天”,“吃”贯穿于从上至下社会的各个阶层,“吃”又是最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直接原因,所以在节目报道了从德州扒鸡、金华火腿到四川泡菜、龙口粉丝、山西陈醋、平遥牛肉、绍兴黄酒等等一系列国内知名的品牌的质量问题以后,名声达到了光荣的顶峰。
然而在光鲜的背后却蕴涵着重重的危机。2004年的5月16日,本该播出的《每周质量报告》却“因故”停播一周。到了6月27日,发生了更为重大的“革命”,自开播以来,除了一些特别日子里的“特别节目”(如春节特别节目),从来都是以揭黑为己任的《每周质量报告》却“破天荒”地播出了一期对“三鹿”和“完达山”奶粉生产厂家的正面“揭秘”。各方都在纷纷猜测《每周质量报告》到底遇到了什么压力。自此以后,《每周质量报告》的变化日趋明显,见表1。
表1 《每周质量报告》变化情况
续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以5月16日“停播”为分界线,之前共有18期,没有一期是正面报道,而从5月23日开始,27期节目里面有9期是正面报道,占到了这一时间段(5月23日到11月21日)的33.33%,而在5月23日到11月21日这6个月的时间里的正面报道,在一年(截止11月22日)里面就占到了1/5。这还不仅仅体现在正面报道的出现和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正面报道和反面报道的比率对比上,从反面报道所反映事件的重大性和严重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