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年12月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集聚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快速变化,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新兴工业省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对此国内的学者多视之为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在政策效应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并视政策差别为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海外学者对沿海地区的发展则多放在全球化、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和区域创新的视野下进行研究。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对区域集聚的影响在减小,市场的作用在增大。中国的经济在区域集聚方面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布局问题,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沿海地区二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的历程证明,改革开放政策仅仅是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促进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大,实现了国内资源和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结合、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源与市场的结合;在生产体系上,市场不仅是沿海地区成为国内生产率提高和促进生产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因素,也对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吸收国际投资和国外转包业务、形成柔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和分工而成为“世界工厂”起到了核心作用。我们对一些主要产品的区域集聚分析表明,恰恰是由于过去政府的行政干预(甚至是操作)等原因,才使得我国的产业仍然没有形成主要以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合理的区域集聚。
一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区域经济集聚取得了很大进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反城市化”的工业化战略。主要表现为,虽然也有意识地在生产力布局上注意产业的区域集聚,但总体上是按照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禀赋情况进行分散的资源配置。在劳动力配置上,一直采取城乡分割的政策,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扩张。因此,到了1978年,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82%,而经济总量的70%却集聚在城市区域。
改革开放以后到20世纪末,情况有所改变。如,在沿海地区设立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允许农村劳动力跨省市流动,这些政策都产生了极大的经济集聚效果,工业向沿海地区的集聚加快,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火车头。不同类型的产业向不同地区集聚,使得我国形成了许多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高速发展区域。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家用电器产业高速集聚,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集聚。这种集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央政府政策推动下由市场力量所决定的。未来一个时期内,这种集聚将会进一步加快速度。
二 五类产品的区域集聚指标变动
为了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的动态状况,我们设立了区域集聚指数指标,用来分析1990~2001年全国各省市的产业集聚情况。
用 代表全国i产业在时间t内的增长速度,用S代表j地区i产业在时间t内的增长速度,用A代表j地区i产业在时间t内的集聚指数,则有:
j=1,2,……N。N为一个国家的区域划分总数;j=1,2,3,……M,M为产品数。
显然,当 大于等于零时,表明i产业在全国仍然在成长。如果S大于等于零,即有该产业的动态集聚指数A大于等于零,则i产业继续向j地区集聚;如果A大于1,则说明该产业向j地区集聚加快,其他一些地区的S,将可能会小于零,i产业在那些地区将可能出现萎缩。如果A小于等于零,则说明j地区i产业出现了萎缩。
当 小于零时,说明该产业在这个国家出现萎缩。如果S仍然大于零,即,A小于零,则说明i产业在全国萎缩的情况下,在j地区仍然增长,表明i产业继续向j地区集聚。如果S也小于零,则说明i产业在j地区也萎缩了。
利用这个指数指标,我们对1990~2001年我国五类主要产品在全国各省市的集聚情况进行了分析。由于重庆作为直辖市是在1996年才从四川省中独立出来,因此,我们的分析中,重庆和四川是作为一个省来处理的。
1990~2001年,这些产品都是增长的,因此, 大于零,哪个地区的A≥0,则说明第i种产品向这个地区集聚。A小于零的地区,i产品是萎缩的。
1.四种家电类产品的集聚指数变化情况
①彩电生产向安徽(8.19)、河南(7.18)、山东(4.63)、辽宁(2.57)、四川(1.83)、广东(1.64)、黑龙江(1.02)、江苏(0.96)、吉林(0.92)等9个省份快速集聚。而北京(-0.34)、湖北(-0.33)、甘肃(-0.3)天津(-0.06)、陕西(-0.05)等省市的彩电产业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