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
海峡经济区亲缘圈(以下简称海峡区亲缘圈)是海峡两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密切两岸交流交往的前提和基础。“亲缘圈”,顾名思义是以亲缘为纽带结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海峡区亲缘圈的主体是“闽台”亲缘圈,当然也包括粤台、浙台亲缘圈,如果扩而广之,也不排除中国内地其他省、市、区与台湾之间所形成的亲缘圈,但本文拟以闽台亲缘圈为主加以探讨和研究。
海峡两岸的各种关系历来是非常密切的。台湾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就曾写道:“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1]清修《台湾府志》亦称:“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老一辈的台胞也会常常向他的子孙提及“我们的祖宗在中国大陆”、“大海那边是咱故乡”;中国内地百姓,特别是福建的百姓都知道“闽台一家亲”,“闽台六亲”、“闽台五缘”等历史渊源。诸如此类的记载和话语都充分说明了闽台在血缘、亲缘上的紧密联系。海峡经济区亲缘圈的历史和现状主要由如下六个亲缘圈表现出来:(1)两岸早期居民的亲缘圈;(2)由两岸移民而结成的亲缘圈;(3)体现在姓氏中的两岸亲缘圈;(4)体现在地名中的两岸亲缘圈;(5)体现在族谱内的两岸亲缘圈;(6)从两岸交往的历史中所体现出的两岸亲缘圈。兹简述如下:
一 早期的环海峡区亲缘圈
从现有的史料和考古发现可知,自有人类以来,中国内地共有三次向台湾岛移民:
第一次迁入台湾的是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长滨人,生活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为北京人的后裔,大体于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时向南迁,在距今一万至三万年前通过闽台间的大陆架进入台湾。现在考古发现,在东山与台湾岛之间还有一条海底山脉,被称为“东山大陆桥”,生活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的“东山人”,仍通过这条大陆桥来往于闽台两地。考古发现同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台湾左镇人、长滨人,福建的东山人、清流人,同属于北京人的后裔,有共同的血统,他们移动的路线大抵从华北—清流—东山—台湾。
第二次迁入台湾的大陆居民,即现在的台湾土著民族高山族,也称山地同胞的祖先。高山族人最早约在距今6500年前,最迟约在2000~2500年前迁入台湾。历史上被称为“东鳀”人、“夷州”人、“流求”(现称“琉球”,全书同)人和“东番”人等。高山族不是统一的民族,而是由几个部分组成,语言、生活习惯都不相同,不同部分的高山族迁入台湾的方向和时间各不相同,不过,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福建一带的闽越族,即福建的土著人。关于高山族的来源在陈碧笙的《台湾地方史》一书中有详细论述。[2]中国古代有“闽在海中”的说法,那是指闽越族在海岛中,从史籍记载上看,先秦时期的台湾曾是越国的势力范围,由于有这层关系,所以闽越人与台湾时有往来。后来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这种交往渐少,特别是秦汉时期,秦汉统治者曾多次下令迁闽越人“将其民徙处江淮间”。[3]闽台的交往,自汉武之后在史书上虽少有记载,但到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又派卫温、诸葛直统兵一万征讨“夷州”,显然这期间有大量的闽越人逃过北迁而东移入台,随军东征的吴国人沈莹在其《临海水土志》一书介绍过夷州,即今台湾,其风土人情多与闽越人相同。夷州到隋代改称“流求”,《隋书》载,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活动,第一次掠一人而返,第二次取布甲而归,第三次于大业六年(610年)发兵万余人打流求,虏男女数千而归,置于福建省福清福庐山一带。至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派兵到“瑠求”(即今台湾)察访,带回103名土著人,次年遣返。以上记载,从各方面证明了闽台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充分的说明了,福建与台湾土著族(高山族)人之间的交往和渊源关系。
二 移民中的环海峡区亲缘圈
现在的台湾同胞大都是来自闽粤一带的汉族,特别是来自福建。综观汉族迁台史,汉族同胞入台属中国内地的第三次迁台,到台时间比高山族迟,但在人数规模上却比高山族同胞多。台湾汉族同胞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闽南人,又称福佬人或河洛人,主要是从福建漳州和泉州一带迁入台湾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由福建西部和广东东部迁入台湾,这部分人数量较少,且时间稍迟。因为迁入有先后,所以通常闽南人占据平原较富庶的区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