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
一 关于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从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得知,中国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工作,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将舆论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由乔云霞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状况、经验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抽样调查。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搞好舆论监督绝非一件易事,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说影响舆论监督工作的因素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舆论监督者的“德”与“行”,“智”与“能”直接影响到舆论监督工作的水平和效果。课题组在对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状况开展全面调查时,对舆论监督从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对他们的调查了解可以对中国舆论监督从业人员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本文拟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对舆论监督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以求对加强舆论监督队伍的建设,提高舆论监督水平有一些理论上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调查的范围和方法
中国新闻媒介舆论监督从业人员的调查,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与系统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抽样的重点区域,抽取北京、辽宁、内蒙、甘肃、云南、湖南、海南、浙江、安徽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调查地区;之后确定各类人员的数量,按国家级、各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以比例为20∶50∶30投放问卷。然后,在被调查媒体的新闻部和评论部进行舆论监督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工作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做定量化处理,采用封闭式统一问卷。按抽样调查的需要,由课题组成员和新闻学院部分教师作为调查员,利用寒假期间进行问卷调查和专题座谈、专访。全部调查工作从2001年1月15日开始,于2001年3月底完成。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61份,有效率为82.63%,获得原始数据共计50多万个。最后,将调查所得全部数据采用国际通行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pc)统计处理。现在根据调查的各方面材料汇总,写出这次调查的主要发现和分析性报告。
二 调查的主要发现
(一)舆论监督从业人员年富力强、知识层次高,政治素质良好,男性多,这是搞好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接受我们的被调查者中,其中国家级媒体的人员占20.27%,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媒体的人员占48.71%,地市级媒体的人员占30.01%。男性从业者占56.88%,女性从业者占43.12%。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男性较多,比女性高出3.76%。舆论监督工作在进行批评报道时,记者时常遭到围攻或殴打,男性较多可以减少伤害,增加安全系数。
对媒介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38.03%,31~45岁之间的占34.55%,也就是说45岁以下的占72.58%,46~55岁以上的占16.25%,而56岁以上的占10.9%。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一项调查中,大学本科占60.8%,大专占26.8%,更为可喜的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也占到10.72%,而高中(中专)毕业的只占1.68%。我们可以说新闻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年富力强,知识层次高,富有活力。
接受调查的被调查者绝大多数为正在从事或主要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编辑、记者、栏目或部室负责人及负责这一工作的副台长(副总编)。其中高级记者(编辑)占1.06%,主任记者(编辑)占20.76%,记者(编辑)占44.24%,助理记者(编辑)占25.6%,其他占8.33%。他们中副台长(副总编)、部主任、部副主任、栏目负责人、制片人占30.56%。其中共产党员占43.67%,共青团员占25.93%,民主党派占1.54%,群众占28.86%。从事新闻工作5年以下的人员占31.67%,6~10年人员占25.45%,11~15年人员占20%,16~20年人员占11.52%,20年以上人员占8.64%,即从事新闻工作6年以上的共计占69.33%。他们热爱舆论监督工作,有较深刻的认识,又有实践经验。
这些数据表明:各级新闻媒体都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为了搞好舆论监督工作,媒体选派优秀的人才专门负责、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现在已经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知识层次高、思想水平高、业务精的舆论监督队伍。舆论监督从业人员的年轻化和知识化,一是符合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要求;二是他们在从事舆论监督工作中,年轻有胆识,知识丰富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