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伦敦奥运会

    作者:张浩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

    伦敦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之时,预算赤字和安保等问题备受关注。在筹备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对体育制度进行组织调整,力求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取得较好平衡。在鼓励全民健身的同时,针对优势竞技项目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伦敦奥运会上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奥运会所带来的有形和无形遗产获得良好利用。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定程度上重塑了英国在新时期的国家形象,提振了国民信心,并对英国经济增长贡献了有限却积极的影响。

    Abstract:

    Preparations for the London Olympic Games were moving into top gear whil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ontinues to ferment. No wonder that the budget deficit and security issues during the Games aroused more public attention,whereas the British government put their focus on long-term sports reforms. The constituent framework of the sports system was adjusted and a better balance between the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was achieved. They encouraged the National Fit,enlarged the investment and provided supports on advantageous sport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carried forward to its greatest degree,and both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legacies brought up with the Olympic Games were well played. The success of Olympic Games,in a way,reshapes Britain’s national image in the new era,boosts citizens’ confidence,as well as exert some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United Kingdom.

    2012年7月,在伦敦举办的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全球的目光吸引到英伦三岛。此次奥运会,不仅因“快乐和荣誉”[1]载入史册,更因英国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而备受世人瞩目。事实上,从申办到正式举办的整个过程中,有关此次奥运会各方面的讨论从未停息,其中就包括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赤字及安保等问题。伴随这些问题,我们不仅看到昔日日不落帝国对奥运会寄予的“激励一代人”的良好愿望,也将英国政府和人民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复杂心情表露无遗。

    一 基本概况

    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8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据统计,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国家及地区共204个,总共有10820名运动员参与角逐26大项及320小项比赛项目的锦标。[2]这是继1908年和1948年后,伦敦第三次取得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也使伦敦成为迄今为止举办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同时,本届奥运会也是继1948年夏季奥运会和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之后,在英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励一代人”,这体现了伦敦奥组委对体育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即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奥运会的每一个参与者及整整一代人,使他们充满活力,投身全新的生活,开创生活新天地。

    2010年5月20日,2012年伦敦奥组委公布了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和曼德维尔。其中,文洛克的创作原型是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这种羊生活在一个名为马齐文洛克的小镇,该镇曾经举办过文洛克奥运会,更成为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创立现代奥运会的灵感来源之一。[3]为纪念文洛克奥运会,伦敦奥组委决定将吉祥物命名为文洛克。

    伦敦奥运会的比赛场馆有34个,包括14个新建场馆。其中,伦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伦敦东部斯特拉福德,因外形上阔下窄被称为“伦敦碗”。“伦敦碗”可容纳8万人,共上下两层。上层的5.5万个临时座位在残奥会后被拆除,留下2.5万个固定座位。伦敦共有约7万名志愿者、6000名奥组委工作人员和4500名技术官员参与奥运会及残奥会工作。

    二 伦敦奥运会的准备工作

    (一)英国体育制度的变化

    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和现代体育的发源地,在过去50年中经历了从“理性娱乐”到“全民体育”的体育发展过程。[4]和发展中国家相比,英国体育制度具有强调以人为本的现实主义特点。

    英国体育在产业革命之后较为重视大众体育,忽视竞技体育。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有大量的时间、金钱和充足的场地参与体育锻炼。在1960年,英国确定地方政府为体育发展的主要管理者,[5]同时因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及各地区缺乏统一的竞技体育体系,致使英国竞技体育发展迟缓。从第九届奥运会开始,国家奖牌数排名一直徘徊于十名左右。

    随着英国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的惨败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价值的开发以及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促使英国励精图治,着力发展竞技体育。其主要措施包括从体制改革入手,由政府主导,加强全国协调统一。同时加大投资,研究比赛环境、气象、饮食和时差等因素进行科学备战。当代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竞技体育带来的政治影响及经济价值也促使英国进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并加大经济投入。在伦敦获得第三十届奥运会主办权后,英国竞技体育走出了低谷。英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收获了19金13银15铜,总奖牌数47枚,金牌榜排名第四的优异成绩。

    (二)协调组织安排

    在英国,奥林匹克和竞技体育是两个独立分开的管理体系。英国政府为更加高效地发展竞技体育和筹备奥运会,对全国各个体育机构进行了重组。此前,英国奥林匹克协会(The British Olympic Association)专门负责管理英国奥林匹克相关事宜,如奥运会运动员的选拔、赛前集训、医疗康复和青少年奥运活动等。该协会没有行政职能,直接向国际奥委会负责,运动员和各地区参加奥运会完全自愿。[6]而负责管理竞技体育的英国运动协会(UK Sport),主要负责除奥运会以外的其他国内外体育比赛,包括选拔、组织集训、协调各地区及中央与各地区、各项非职业运动的投资、运动员职业保障等。[7]为了协调职能和提高效率,提高英国队在本土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在英国政府的协调下,两个协会联合组成了奥林匹克理事会(The Olympic Board),[8]负责伦敦奥运会英国运动员所有竞赛事项,如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