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是让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的人民思考和研究“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更美好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主要是基于城市规模的选择,缺少对“什么样的城市更美好”这一问题的思考。从优先发展小城镇转向重视中等城市的发展,和适当发展大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的背后,隐含了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控制农村人口流向大城市的政策意图。
判断城市的好坏,不能孤立地以城市规模作为评价标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多大规模的城市应该优先发展,而在于不同规模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地区及城市群能够协调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的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一个城市地区是由功能互补的大中小城市体系所构成的,一个城市地区如此,一个城市群也是如此。一个更美好的城市应该是创新和有活力的、致力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面对诸多挑战。应对气候变暖,不仅仅是国际问题,也是我国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之一:海水淹没的危险,将首先由全球的三角洲来承担。根据国外的卫星观察,在全球的三角洲中,长江三角洲面临的威胁最大。长三角的海平面每年上升3~28毫米。上海目前的海拔高度为1800毫米,在上海能完全控制地面沉降(由过去的80毫米下降为目前的1800毫米),也就是说不再有任何下降的假设下,如果海平面每年上升3毫米,上海被海水淹没只需要600多年,如果海平面每年上升28毫米,则上海将在21世纪内被淹没。
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大城市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城市在产业碳排放结构的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城市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工业碳排放比重、人均碳排放均远高于这几个国际城市。即使将这些城市的工业耗能从总能耗中剔除,同时在GDP统计中对工业增加值不作扣除,中国城市的人均能耗和单位产值能耗仍高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可持续城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应该充分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先进经验,避免走其他城市已经走过的弯路。
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或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有这样四个特点:“聚、密、联、新”。规划和建设长三角生态文明城市群要考虑以下四方面。
一 重视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重视提升城市的规模(聚)
世界银行2009年度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指出,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大都市集聚。人才流向人才集聚的地区,而不是流向人才稀缺的地区。根据这一趋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和人口会进一步向长三角等沿海城市群集聚,我国的经济活动,尤其是服务业和创新创意消费活动还会进一步向长三角等沿海城市群集聚。
实际上城市化的一个“魔术”是,城市规模本身会创造出新的生产率。上海目前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居住了近1000万人口,寸土寸金;6000多平方公里的郊区只有800多万常住人口,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搬到郊区去,因为在郊区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白领社交等需要都难以得到满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形成人口和要素的较大规模的集聚,缺少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二 建设紧凑型城市,提高城市土地的产出率和效益(密)
目前我国城市新建城区的一个通病,是低密度规划和建设。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陆大道研究员对此有很多批评。这样的空间发展模式,不但浪费了大量土地,而且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缺少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支持,难以发展。世界银行对全球城市的研究发现,紧凑型的城市更加有效。长三角的城市发展应该更加紧凑。
一个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文化区,商务/办公区,住宅/生活区,工业园区等。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将不同功能的区域放在一个比较紧凑的范围内,使得不同功能区之间能相互支持和配合。要处理好园区与城区的关系。过去我们建设园区,常常是将园区与城区在空间上割裂开来。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园区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企业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非常不便;另一方面又使城市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低下,还造成许多潜在的就业机会不能实现。如果说制造业园区与城区空间分割的问题还不至于造成突出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