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
2006年,我省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切实强化行业管理,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努力提高全省流通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5亿元,同比增长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1%;住宿餐饮业销售额609.9亿元,增长14.8%。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047亿元,增长13.5%。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10.8%,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2006年流通领域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产业综合竞争力逐步提高
1.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继续推动连锁经营从零售超市向多领域、多行业发展,从城市向居民社区、农村乡镇延伸,全省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6%,比前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举办浙江省连锁经营采购大会暨连锁经营发展成就展,推进省内连锁超市实行联合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连锁企业做强做大,目前,全省连锁企业前十强销售额占全省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比重达到40%。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采取政策扶持、重点企业培育和举办电子商务大赛等措施,提高我省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杭州、宁波两市入选了中国城市电子商务成熟度前10强;继续大力发展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行业网站,推动省内30多家在行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网站组建“行业网站战略联盟”,有效整合网络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以培育物流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专业市场配送中心、生产资料分销加工配送中心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进一步整合物流平台,有效地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注重传统流通产业改造提升,推广电子商务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传统商品市场的应用,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
2.着力培育大型流通企业
一是继续做好商务部等八部委重点培育的大型流通企业——省物产集团的扶持和指导工作,并按照商务部“双百工程”(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要求,认真组织企业申报,共有4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列入了全国“双百工程”。二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开展省级大型流通企业培育工作,会同省财政、地税、国税、工商、银行等6个部门,分别在综合性流通企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百货商场、专业市场以及餐饮企业等7个行业中培育36家省级重点流通企业,集中相关政策扶持其做强做大。三是以全省“千镇连锁超市”建设为契机,确定了89家“千镇连锁超市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连锁经营企业规模。
3.推进商贸流通领域品牌建设
根据全国“品牌万里行”活动的总体部署,先后在杭州、绍兴、宁波和温州4个地市开展为期9天的“品牌万里行——浙江行”活动,国家有关部委、中央媒体记者、品牌专家、经济学者等130多人参加了活动,中央及一些地方媒体进行了80多篇宣传报道。大力振兴商业老字号,在杭州连续3年举办“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全国“中华老字号”,全国评定434家“中华老字号”中,我省有38家,上榜数居全国第三。实施餐饮业“三名工程”,积极培育餐饮名店、打造烹饪名师大师、评定浙江省名菜名点,丰富了浙江菜系,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4.稳步推进流通领域对外开放
按照商务部《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外资商业审核把关工作,重点引进跨国零售企业和采购中心,提高我省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2006年全年引进外资商业项目142个(不含宁波),其中独资113个,总投资额8.7亿美元,注册资本总额3.56亿美元,其中外资4.59亿美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超过上年全年水平。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等跨国零售企业均已进入我省市场,并加快扩张速度,由一级城市向二、三级城市延伸。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也鼓励省内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浙江周”、“美国浙江周”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鼓励省内商贸企业到国外设立营销机构和网点,逐步向国际市场延伸流通网络,拓展市场空间。
(二)构筑消费网络和流通渠道,城乡市场开拓成效明显
1.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建设
围绕“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注重实效”十六字方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