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产业呈现一种集群化发展现象,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一县一业”蔓延。有称其为“区域特色经济”,也有称其为“块状经济”。随着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集群理论”的引入,理论界又将其界定为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构建区域服务体系本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浙江实践来分析区域服务体系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如何围绕产业集群构建区域服务体系问题。
一 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优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托两大特色优势:其一是民营经济率先发展形成的体制优势;其二就是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的竞争优势。对于产业集群化发展现象,省有关研究部门在1997、2001年和2005年,分别进行了三次全省范围的专题调查。[1]调查表明,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近10年来又有较大进展。
一是集群化区块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04年,全省共有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集群化区块601个,比2000年增加88个,比1996年增加295个。
二是集群化区块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底,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集群化区块达到285个,比2000年和1996年分别增加138个和177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集群化区块2004年已达到37个,而1996年只有4个。
三是集群化区块的地区分布不断拓展。1996年全省306个集群化区块分布在66个县(市、区),到2004年,全省已有82个县(市、区),即90%以上的县(市、区)分布着601个集群化区块。
四是集群化区块的地位作用不断提高。全省集群化区块累计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6年是37.4%,2000年为49%,2004年已达到64%。
为什么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会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产业集群这种发展模式,为浙江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找到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形成了竞争优势。首先,专业市场为生产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密切了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从而使企业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获取信息,并加快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变化更新产品和设备的步伐;其次,集群内企业之间按照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建立或紧密、或松散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形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生产格局,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再是,社会化服务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由于同类企业集聚,需求规模扩大,物流、科技、人才、信息和原辅料供应等服务业应运而生,为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
当前,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还呈现出几个可喜变化。一是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浙江的集群化区块大多数是靠“仿制”起家的,设备比较落后,人才比较匮乏。经过近10年的发展,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在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集群化区块中,主要设备中进口设备比例超过30%的已占20%以上;累计拥有国家专利授权数1.3万余件;有30个集群化区块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或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二是市场格局在逐步拓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浙江集群化区块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市场。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产品档次和品质的提升,不仅进入国内城市市场,销往国际市场的比例也大幅度提高。2004年,全省集群化区块合计出口交货值约占年产值的20%,其中这一比例超过30%的有171个区块,超过50%的有103个区块。三是品牌建设在逐步加强。曾经有一个时期,冒牌产品几乎成为浙江产品的代名词,经过那种刻骨铭心的阵痛后,使企业和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近些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2004年底,据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集群化区块统计,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9个,中国名牌产品47个,国家免检产品125个,浙江省著名商标407个。与此同时,区域品牌建设也进展很大,共获得84个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四是产业链条在逐步延伸。如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从织造起步,通过纵向延伸,目前已逐步形成从PTA到化纤、织造、印染、服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又如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从皮革和皮衣加工起步,通过横向延伸,目前已形成皮革、皮衣、皮包、皮件、皮沙发和皮具护理日用化工产品等系列产品格局。五是区域布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