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
一 秦巴山区的基本情况
秦岭、大巴山区,简称秦巴山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秦巴山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跨陕、甘、川、渝、鄂、豫5省1市。秦岭,大巴山耸峙在5省1市交汇处。秦岭西起甘肃省的天水市,东到河南的伏牛山为界,其主峰为太白山。秦岭是汉江、嘉陵江和渭河的发源地;大巴山西起四川省广元市,东到湖北省十堰市。秦岭和大巴山皆为东西走向山脉,秦岭位于大巴山之北,大巴山位于秦岭之南,二者大体上形成平行并列的东西走向山脉,秦岭对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形成起到了天然屏障作用。
秦巴山区涉及我国中西部5省1市,涵盖24个地市,共辖119个县(区)。这24个地市是陕西省的西安市、宝鸡市、华阴市、汉中市、安康市、商州市[共6个市(县)]。甘肃省的天水市(1个市)。四川省的南充市、南部县、阆中市、巴中市、广元市、达州市、万源市[7个市(县)]。重庆市的涪陵区、万州区、巴南区(3个区)。湖北省的老河口市、丹江口市、十堰市(3个市)。河南省的灵宝市、三门峡市、南阳市、邓州市(4个市)。
秦巴山区是我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殊区域。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是我国南北水系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处。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矿产资源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储量十分可观。但是,如此巨大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显著的经济优势,到目前为止,这里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有国家级贫困县68个,贫困人口400多万。贫困发生率30%以上;其中陕南秦巴山区就有贫困县19个,贫困人口达190万,涉及44万户。庞大的贫困人口数量和广阔的贫困区域已成为制约秦巴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自然条件方面看,秦巴山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石山区,植被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为了维持生存,贫困人口通常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掠夺式开发,从而反过来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贫困程度。目前,秦巴山区发展经济的途径大体有如下五种:①“单一粮食型”。有相当数量的山村农户沿袭老的做法:选山垦种,单一抓粮,生态环境破坏,单产下降,收入减少。广种薄收,用扩大耕种面积的方法来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亩产在150公斤左右,陕南秦巴山区的粮食亩产量在136~149公斤之间波动。[1]②“矿产资源开发型”。只是少数拥有小煤窑和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乡村才能享有。矿产储量十分有限,无法形成规模型开采,忽视环境保护,乱挖乱采现象十分普遍,常常出现“富了一点,害了一片”的悲壮局面。③“畜牧、特产型”。秦巴山区相当一部分的农户,靠养猪、养羊、养鸡、喂蚕、果品、茶叶等获得经济收入。④“采、种药材型”。秦巴山区是中药材的宝库,农户靠采集野生中药材和人工种植中药材获得收入。⑤“外出务工劳务型”。
秦巴山区耕地面积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0.8%,退耕还林任务十分繁重;[2]秦巴山区交通闭塞,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中自我积累能力差;农户居住分散,既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又不利于现代文明的普及,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这些因素成为制约秦巴山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原因。
从秦巴山区的人口结构看,该地区人力资本素质低下,其表现在优秀人才流失严重,人口中文盲比例高,地方病人群比重大等方面。教育的现状是用有限的资金为发达地区培养建设性人才。优秀人才通常通过高考、当兵和外出打工等途径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秦巴山区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属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地区,妇女的文盲率高达60%。秦巴山区有86.3%的区县存在着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等主要地方病。人口素质低下,成为秦巴山区贫困的最主要原因。[3]
贫困是一个既包括经济指标,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等生活质量因素的综合社会现象。我国许多贫困问题的形成,既有客观的自然环境恶劣因素,也有直接的物质资本薄弱因素,更有深层的人力资本低下的原因。纵观我国不同地区的致贫因素,有三大恶性循环影响着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人文系统的恶性循环。[4]从这三大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