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自从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文化产业正式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第五个年头。
5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承担了三重历史使命:作为现代第三产业的主力军,通过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新一轮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作为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不断落实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政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在循着自己特定的逻辑和轨道,稳步而坚定地迈向前进。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作为在“十一五”期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决议关于“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论断,是近年来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成果;关于“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的说明,是5年来摸索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经验的清晰概括;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新鲜表述,是在文化产业领域落实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的高度归纳,这些重要论断凝缩了5年以来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指明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从突破走向规范,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2006年经济工作,再次讨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并引人注目地将其作为2006年改革的重点。会议肯定了两年多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再次强调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会议要求,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毫无疑问,2006年将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一年,将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向新阶段的开局之年。
一 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2005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拐点”,有许多突出的迹象表明了“从突破走向规范”这个特点。文化体制改革在两年“热运行”后进入整理、总结和反思阶段;若干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凸显了“以管理促发展”的政策思路;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转暖推动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发展势头,并开始重构产业链条和发展逻辑;文化产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全国各地普遍展开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盘点文化产业资源,制定新的发展目标,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普遍成为规划的“着力点”。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有了一种汇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流的感觉。
(一)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控获得积极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报告,2004年我国经济继续提速增长,进入高位平稳运行,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第一、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2%和29.0%,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分析与预测,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将与2004年基本持平,达到9.4%左右。其中,由于加强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