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党和全社会对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系统的同志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思想上有新的收获,工作上有新的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全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机构布局人员结构有所调整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文化系统始终坚持“两手抓、两加强”,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了对九个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和七个改革试点单位的指导,加大试点工作有关配套政策研究,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取得突破。召开了文化系统的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转企改制工作座谈会、全国公共图书馆改革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画院改革工作座谈会,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各综合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中演中展转企改制,组建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就中直院团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提出了中直院团和其他直属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案。
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文化单位机构36.66万个,比上年增加1.75万个,增长4.9%,从业人员232.54万人,比上年增加65.1万人,增长39%。按单位性质分,事业单位5.56万个,4.71万人,分别占总数的15.2%和2%;企业单位31.10万个,185.4万人,分别占总数的84.8%和98%。
2004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759个,从业人员14.2万人。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场所1928个,从业人员3.6万人。共有艺术创作机构418个,艺术研究机构188个,艺术展览机构41个。
2004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20个,从业人员4.9万人,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长。共有群众艺术馆380个,从业人员1万人;文化馆2841个,从业人员4.04万人。全国共有文化站38181个,从业人员7.1万人,其中乡镇文化站3.5万个,从业人员6.3万人,由于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并镇,使文化站机构人员比上年有所减少。
2004年,全国文物保护业共有机构3965个,从业人员7.71万人,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151个,其他文物保护管理机构79个,博物馆1548个,文物商店106个。
2004年,全国文化娱乐业(含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台球厅、保龄球、网吧、综合娱乐场所等)共有机构18.49万个,从业人员146.45万人。全国文化市场其他经营机构(包括文化艺术经纪代理业、音像制品批发零售业、录像放映业、录像带出租、画店画廊、美术公司、艺术品拍卖公司、图书批发等机构)共有12.5万个,36.2万人。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2004年,全国文化部门共有各类教育机构193个,1.38万人。其中,高等艺术院校16所,中等专业学校129所,文化干部院校11所,其他教育机构37所。
2004年,全国共有文化(文物)科研机构269个,从业人员646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9个机构,200人。
二 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增幅较大,大中型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显著增加
(一)全国文化事业费突破百亿元
2004年,中央及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全国文化事业经费首次突破百亿元。2004年全国文化事业财政拨款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9亿元,增长幅度为20.9%。
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按人均财政拨款,下同)8.74元。全国有15个省、区、市的人均文化事业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市最高,人均文化事业费达35.62元,其次是北京市人均文化事业费34.24元,人均文化事业费最低的是河南省,仅为3.3元。
从分地区情况看,2004年财政拨款超亿元的有27个省、区、市,只有海南、西藏、青海、宁夏四个省、区的文化事业费未超过亿元。从2004年财政拨款比2003年的增减额看,除江苏省因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调整机构布局造成文化事业费略有下降外,其他省、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浙江省的增加额最高,达1.58亿元,其次是广东省,为1.29亿元,山东省增加了1.09亿元居第三;文化事业费增长幅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9%)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增长幅度最高的是天津市,增幅为60.7%,其次是海南省,为57.8%,贵州省增长了35.3%。
(二)全国农村文化投入加大,对西部投入比重略有下降
2004年,全国文化事业单位总收入163.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29亿元,增长14.3%,其中,全国文化事业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