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巢湖,巢湖流域覆盖合肥、巢湖、六安三个市。1999年撤地设市,现辖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和居巢区,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4万人。2006年,全市上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五年大变化”的总体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运行质量较高、群众增收较多、发展后劲增强、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尤其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实现巢湖在皖中崛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经济发展创造新业绩。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344.37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为建市以来最高水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24.9亿元,增长29.2%,增幅居全省第5位,当年净增5.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4.3亿元,增长43.7%;银行贷款新增21.6亿元,增长4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25.6%,增幅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亿元,增长14.5%;外贸进出口总额1.79亿美元,增长3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64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3317元,增长13.6%。值得一提的是,财政收入接近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表明巢湖市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同步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工业强市推进年”活动成效明显,2006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1%,提高3.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H3.4,上升26.7个点,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80亿元,增长31%,新创安徽名牌产品9个;全年完成工业投资90.2亿元,增长61.4%,工业投资占整个投资的54.8%,上升5.9个百分点;华能巢湖电厂、华谊无为煤化、海昌巢湖水泥、马钢罗河铁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富煌重钢等5个超亿元项目建成,皖维节能技改等5个超3000万元高新技术项目竣工。全民创业扎实推进,38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200强。农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年粮食总产达220.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增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50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家,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农产品加工度提高10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旅游业完成投资4.5亿元、实现总收入12亿元,分别增长40.6%和48%,香泉谷旅游度假村等一批项目建成营业;消费市场持续升温,3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44.5亿元,增长19%,恒生阳光城大卖场等项目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获商务部表彰;房地产、信息、金融、社区服务业等继续稳步发展。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2006年,市区共完成政府性投资4.6亿元。建成银屏路等“三路一桥”,开工建设了龟山路等“六路一桥”,维修改造了巢湖路等18条道路;全力推进城北大转盘等6个区域旧城改造,完成洗耳池公园一期工程,建成25公里城市污水管网,新增绿地13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开展了户外广告、经营摊点等专项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0.2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含山政务新区等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百村十镇”示范工程,首批帮扶的8个示范乡镇和257个示范自然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建成无为高新大道等一批干线公路,“村村通”工程新建水泥路616公里;水利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700万元,建成沿江泵站等一批项目,解决农村4.64万人饮水困难;林业生态建设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新建绿色长廊125公里;电力建设完成投资5.8亿元,500千伏昭关输变电站及220千伏线路接入系统建成使用。城乡面貌的新变化,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6%,市直企业改制攻坚实现预期目标。拟定了市属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意见。实施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并村工作,全市乡镇事业单位总数减少47%,村级总数减少43%。稳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城市管理领域的部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统一行使。改进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方式,部分投资项目由市城投公司实行代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