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1998年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及1999年展望

    作者:陈克新 出版时间:1999年01月
    摘要:1998年,全国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双重乏力,资源供给受到很大抑制,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生产资料需求双重乏力,资源供给低幅增长,市场价格持续下滑。针对前段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滑,市场依然疲软的态势,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启动力度,继续进行反周期调节。在更加积极的国家财政启动政策下,今后生产资料市场将逐步朝供求平衡方向发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①生产资料消费需求有较多增加;②消费需求增长中的结构特点明显;③过多的资源供给受到一定抑制;④市场价格难以大幅度上涨。

    一、1998年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

    1998年,全国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双重乏力,资源供给受到很大抑制,市场价格持续下滑。

    1.生产资料需求双重乏力

    199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下滑通道,增长幅度逐季回落。为了刺激需求,启动市场,自1997年四季度起,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以货币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松动措施,进行了反周期调节。如连续5次下调金融机构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和提高出口退税等。

    上述措施的实施,对于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周边国家金融动荡、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仍然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据初步测算,1998年上半年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比1997年同期增长2.8%左右,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回落了近7个百分点。全年增长幅度不会超过6%,低于1997年的增长水平。

    1998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低速增长,增长幅度大幅度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双重乏力,市场约束进一步增强。

    ——从国内需求来看,1998年上半年增长速度缓慢,1~8月份,全国重工业销售产值仅增长2.6%。据权威部门测算,上半年全社会19种主要物资消费总额的增长幅度约为0.9%,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一些主要生产资料消费量比1997年同期下降,库存积压增多。预计全年19种主要物资的消费总额同比增长2%,其中下半年增长幅度超过了3%。

    ——从出口需求来看,进入1998年后,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继续动荡,步入衰退的经济形势未见好转,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日本、韩国、印尼、泰国等国相继实行紧缩方针,加大出口力度,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出口。据测算,1998年上半年19种主要物资的出口额比1997年同期下降17.8%。进入下半年后,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的萎缩,对消费需求的增长负面影响很大。

    2.资源供给低幅增长

    内外需求的双重乏力,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的增长。据测算,1998年上半年全国19种主要物资的生产总量增幅不到1%,第三季度的增长速度也不高。主要物资产量中,1~8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8%,原油下降0.9%,木材下降1.7%;一些机电产品如发电设备、交流电动机、拖拉机、工业锅炉等,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其他如汽车、合成橡胶、铜、水泥等物资产量也是低幅增长。

    资源供给结构中,上半年19种主要物资的进口额比1997年同期下降1.7%,钢材、柴油、汽车等物资进口降幅较大。

    尽管资源量供给下降,但由于需求不足,加之前期库存较大,因而1998年总体生产资料市场仍为供大于求,市场疲软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3.市场价格持续下滑

    生产资料市场的供大于求,迫使销售价格不断下滑。据中国物资信息中心统计,1998年1~8月,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比年初下降4.5%,比1997年同期下降5.5%,且价格降幅呈扩大之势。在有关部门统计的10大类产品中,有9大类比年初下降。预计这一状况在1998年四季度后会有所改善,但全年难以摆脱降势。

    二、今后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展望

    1.国家实行了更加积极的财政启动政策

    针对前段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滑,市场依然疲软的态势,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启动力度,继续进行反周期调节。

    国家新近出台的调控方针,主要是修正前期经济启动办法,修补政策“缺陷”,即在继续实行货币政策、适当松动银根的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启动政策。

    所谓财政启动政策,主要包括减轻企业负担、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扩大出口退税、建立大宗商品的政府采购制度、适度发行国债等,其中最重要的则是由政府出面,大量发行国债,以解决当前缺乏投资主体和投资资金的问题。前不久国家已经决定,在原计划发行国债的基础上,再增发国债1000亿元,如加上银行配套的1000亿元贷款,这样,就会有2000亿元的新增资金投向各种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各种建设物资的消费需求将会有较多的增加。根据测算,此项措施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估计1999年还将会继续发行巨额国债。

    为了配合财政启动政策,如果今后物价水平不发生大幅度反弹,储蓄存款不发生大量流失,预计金融机构还会在适当时机,继续小幅下调存、贷款利息,以降低筹资成本,加强财政启动的政策效应。

    通过发行国债筹集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今后3年,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投资7500亿美元,以刺激国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