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8年01月 |
1997年是可以载入历史史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正如公众所推认,“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江泽民访美”、“三峡截流”、“邓小平逝世”等成为这一年度里最为重大的几件大事。这些重大事件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构成辉煌而又平凡的一年,也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投下千般万种感受。国家体改委社会调查系统于1997年5月和11月分别进行的全国53城市2430户城镇居民“改革形势与社会心理”定期问卷抽样调查,恰为这一年的历史和感受作了生动而真实的记录。本文基于这些记录,通过对一年以来城镇居民社会基本心态的透视和总结,分析当前社会稳定形势,预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
一、当前城镇居民社会基本心态主要特征
1.城镇居民对待改革的态度更趋冷静、理性和成熟
如图1所示,城镇居民对改革的赞成度仍处于84.9%的高位。63.3%的公众不同意“现在的改革越改越糟”这样一种说法。1997年9、10月份进行的一项全国城乡居民的相关调查表明,公众对改革仍有很高的热情和期望,51.3%的被调查者赞同在今后一段时期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掀起新的改革高潮”,19.1%的被调查者赞同“维持现有力度,逐步推进改革”,只有3.4%的被调查者认为“已改得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搞改革”。以上多个维度的公众心态表明,改革确已进入攻坚阶段,公众对改革开始有利益判断,有理性思考,把较高的改革期望预埋在下一阶段的改革过程中,期望从下一阶段的改革中能换入新的利益格局。
图1 公众对改革的评价(1992~1997年)
在对已推行的或正在推行的各项改革的利益判断中,公众的利益地位非常鲜明。认为会有好处的各项改革主要是物价改革、社会养老改革和工资改革,认为会有损失的各项改革主要是住房改革和医疗改革。社会养老改革、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正在推进之中,正是由于以上公众所持有的鲜明的利益判断所左右,住房改革和医疗改革的实际推进过程相比社会养老改革的推进明显更困难。这一点更具体地表明改革攻坚实际上是攻利益调整之坚。
2.城镇居民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满意状况相比1996年底有明显改善
如表1所示,贫富差别、消费品质量和社会风气仍是公众满意度最低的几个社会生活方面,其他如依法办事、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挣钱机会、经济秩序、有法可依、物价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公众的不满比例也不同程度地高于满意比例;只有新闻报道真实情况、文化生活、国际地位等的公众满意程度高过不满程度。
表1 公众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满意状况
对这组表征宏观社会生活状况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发现依法办事和有法可依这两个变量有着较高的相对权重,是社会生活中影响公众心态的重要方面。调查表明,近几年来,这两个反映法制建设进展的关键变量,从公众评价的角度看,一直处于低满意度徘徊状态,没有明显的较大幅度的进展,特别是依法办事方面的公众满意度更低。从这次调查的结果看,如图2,法制建设两个方面的公众满意度又有所下降,特别是对依法办事的满意度下降较明显。
图2 公众对法制建设的满意度(1993~1997年)
根据以上一组变量的odds比分值和相对权重所构造的指数更加简单明了地反映出城镇居民对宏观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综合评价,这里称之为社会心理环境宏观景气指数。指数大于100表示为正评价,即公众对宏观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为满意状态;指数小于100则表示为负评价,意为公众对宏观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为不满意状态。图3显示的是1994年以来历次调查结果给出的社会心理环境宏观景气指数。从中可见1997年公众的宏观社会生活评价为正评价。
图3 社会心理环境宏观景气指数(1994~1997年)
3.城镇居民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主观感受比1996年底好
如表2所示,家庭储蓄、高档消费品、以及经济地位的增加/提高幅度低于减少/下降幅度,这些方面没有获得改善;社会地位、家庭收入、政治地位和家庭生活水平的增加/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减少/下降比例,表现出改善态势;人均住房面积和生活满意度则更表现出明显改善。因子分析表明,个人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变化状况在体现个人/家庭生活变化方面有着较高的相对权重,其次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权重也相对较高。
图4显示了1992年以来个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