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气候环境安全与中国的应对

    作者:于宏源 曹嘉涵 毛舒悦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摘要: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由环境问题诱发的国际冲突新热点中,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挑战之一。它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多层次和不可逆等特征,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环境安全具有跨界性、公共性、全球性(系统性)以及长期性和难以逆转性,需要国际社会的多元主体建立互信,跨境合作共同维护。气候变化的影响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但又远不限于生态环境本身,也对传统安全和资源争夺等提出了重要挑战,甚至对国际安全和全球治理产生深层次冲击。

    Abstract:

    With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number of new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have been triggered by environmental issues. As one of the severest non-traditional challenges facing human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climate change has caused long-term,multi-level and irreversible problems endangering environment security,which need 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from international community,especially those joint efforts based on mutual trust. Climate change will bring negative effect on and beyo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nd further,posing challenges for 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resource scrambles,which make it necessary for global governance.

    一 2013年的气候环境安全问题

    回顾2013年,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更加突出。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荒漠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和环境纽带安全成为主要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问题也是人类社会继续面临并需努力应对的严峻环境安全挑战。

    (一)水资源危机

    2013年是联合国水年,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危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水资源的紧缺。世界上有80%的人生活在水安全受到威胁的区域,在最受影响的地区生活着34亿人。二是水污染。与水有关的疾病成为世界上引起疾病、死亡的最普遍的疾病,主要受害者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穷人。

    2012年,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能够有效缓解非洲的水安全危机。世界水安全问题呈现恶化趋势。虽然世界各国在提高淡水供应上有所进展,但是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仍然缺乏淡水。此外,水污染也出现新的污染物,如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纳米和塑料微粒。由共享水源使用导致的冲突,一些威胁性的水中毒数量正在攀升。2000~2008年,由水资源导致的冲突事件上升到33%。世界上有236个国际淡水流域,有约158个还未签订相关合作协定,跨流域合作仍具有十分大的潜力。[1]

    (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获得收入、能源和药物等惠益的来源,然而全球生物多样性目前正在以空前的速率减少,未来还将继续退化。在已经被全面评估的脊椎动物物种中,30%的两栖动物、23%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直接的压力包括栖息地的丧失、过度开采、生物入侵以及气候变化等。海底拖网、其他毁灭性捕鱼方式、陆地商业化农业生产是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虽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压力仍然在增加,但是相关解决措施也开始增多。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结国通过了《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此计划分析了生态多样性丧失的基本原因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压力,提出了增进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带来福祉的战略目标。[2]

    (三)土地荒漠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沙漠化的速度是此前的2倍还多,目前地球表面上的1/3土地都面临沙漠化的危险。非洲地区大量的农业地带遭到破坏,西班牙有31%的土地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每年有1374平方英里的土地变为荒漠,这一面积相当于一个罗得岛面积的大小。[3]世界上40%的旱地养育了超过2亿人。土地荒漠化导致耕地减少,人们不断地涌向城市,引起粮食的短缺甚至相关冲突。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营养不良的比率达到了30%。[4]

    导致旱地脆弱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水胁迫、贫困、土壤退化、过度放牧以及牧地转耕地等。旱地退化最严重的是萨赫勒地区和中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其次是伊朗和中东旱地地区,澳大利亚和南非地区。为应对荒漠化,联合国《防荒漠化公约》(UNCCD)的缔约国通过了《2008~2018年十年战略规划》。规划的内容包括:到2014年,80%的缔约国将根据《2008~2018年十年战略规划》制订和修改国际计划;90%的受影响缔约国要建立或支持国家旱地监测体系。

    (四)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

    危险废弃物的范围很广,从被二 英、汞、铬和铅等重金属污染的物质到有机废物,种类繁多。威胁废弃物会对当地的土壤、空气和水造成严重污染,引起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脏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对废弃物的管理需要国际性的协同管理。2012年,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简称“里约+20峰会”)上,各国表达了对危险化学品的担忧并建议加大国际社会合作的力度。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将废弃物转移到处理成本较低、环境管理松懈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大学的报告,随着中国国内家电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内的电子废弃物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虽然中国政府在2000年就禁止对电子废弃物的进口,但中国还是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废弃物丢弃地。大量的电子废弃物由香港、越南等地转移到了中国国内。此外,化学物品的生产有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2013年,发达国家的化学物品的年产量从77%降到63%,而金砖国家的产量从13%上升到28%。缺少相关的管理经验,发展中国家对化学物品不完善的管理可能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严重的污染。危险的化学物品包括工业化学品、杀虫剂和灭微生物剂、医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