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气候变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文件。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2012年结束,如何建立更加公平有效国际气候制度,后京都谈判面临严峻挑战。2006~2007年,围绕气候变化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各种高级别会议聚焦气候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本文介绍了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的形势和最新进展,回顾和追踪了近一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热点事件,试图分析和解读国际气候政治的基本格局及新的特点,并对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With the accelerated trend of global warming,climate change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UNFCCC and the Kyoto Protocol have been served as important legal bas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Since the first commitment period of the Kyoto Protocol will be ended by 2012,post-Kyoto climate negotiations have faced great challenges to build a more equitable and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 During the year 2006/2007,there have been lots of events on climate change,including numerous high level meetings and dialogues.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irst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and latest development of post-Kyoto negotiations,and then reviews some important events on climate change that took place in recent months. By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basic pattern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tics,the author finally outlines th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s.
2007年似乎注定是一个“气候变化”的热点年,科学家、政治家、公众、媒体,几乎没有人不在谈论气候变化问题。就在刚刚过去的冬季,北半球遭遇了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暖冬。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007年3月15日发布的报告称,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北半球平均气温比有记录以来同期平均气温高出0.72℃。在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人们印象中本该白雪皑皑的冬季,人们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滑雪胜地滑不成雪,动物不冬眠,候鸟也不南迁。2007年的夏天,气候异常使全球同样是多灾多难。英国遭遇60年来最大的洪水,导致数十万人无法喝上饮用水,近5万户家庭失去电力供应。中国川渝地区继2006年出现有观测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高温干旱,今年又发生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降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全球气候变化不断为人类社会敲响警钟,而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走到了十字路口。2012年之后国际气候制度向何处去,是当前各国政治家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本文首先介绍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的基本形势和最新进展,接着回顾和分析自2006年末以来国际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一系列热点事件,从中不难感受到气候变化在当前国际政治议程中不断蹿升的热度。在此基础上,力图从国际经济和政治的视角,分析和解读当前国际气候政治的基本格局和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并就未来国际气候制度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一 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的基本形势和最新进展
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走过一个循环又回到一个新的起点。国际气候谈判在经历了十几年艰苦而漫长的谈判进程之后,《京都议定书》作为气候公约下第一个包含量化减排目标的国际法律文件[1],终于在2005年正式生效并步入实际运行的轨道。然而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不得不面对2012年之后如何构建新的国际气候制度的挑战。
(一)“双轨”制的确立
2005年末的蒙特利尔会议在国际气候制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正如会议主席Stéphane Dion概括的三个“I”:一是“执行”(implement),通过《马拉喀什协定》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定书生效并得到有效执行;二是“改善”(improve),通过《未来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规划》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3]规则的细化和改革等,改善公约和议定书的运作;三是“创新”(innovate),发掘未来国际合作的可能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反映气候公约的精髓。显然,这三个任务相比,在各方分歧依然严重的严峻形势下,要打破谈判僵局,通过制度“创新”启动新一轮国际气候谈判是最困难的。
在各缔约方的艰苦努力下,会议最终在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以“双轨”并行的方式正式启动了后京都谈判。所谓“双轨”并行是指,在《京都议定书》下成立特设工作组(AWG),谈判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简称AWG谈判)。同时,为了使美国、澳大利亚等非议定书缔约方能够参与谈判,决定在气候公约下就促进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合作行动启动为期两年的对话(简称公约下对话)。这一模式既维护了议定书的完整性,又保证了公约下所有缔约方的广泛参与,还为“双轨”之间的互动留下空间。“双轨”制的确立,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蒙特利尔会议的重要成果和最大亮点。
随着后京都谈判的启动,与此相关的议题也纷纷登场。2006年11月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气候公约第12次和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根据议定书相关规定启动了对议定书义务足够性的审评。发达国家以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减排行动的环境效果十分有限,只有发达国家减排不能实现全球长期目标为由,试图将减排义务引向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坚持议定书义务足够性的审评应该集中在发达国家是否充分履行第一承诺期减排义务的范围内。有人将议定书义务足够性审评作为推进后京都谈判的“第三轨”,但与“双轨”制相比,其实际影响力较弱。此外,俄罗斯提出应允许公约缔约方以自愿承诺方式加入议定书的建议,也与后京都谈判有关。但总的来看,后京都谈判在公约和议定书下基本遵循“双轨”并行的方式向前推进。
(二)后京都谈判的最新进展
到目前为止,特设工作组谈判和公约下对话分别召开了4次会议,2007年8月底的维也纳气候变